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5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機會被聖上親自教導?

她願意留在京中服侍小殿下,替周王府傳遞訊息,請王妃不要再猶豫了。

李氏幾乎要跪下請命,桓王妃用力挽著她的手臂將她扶了起來,蒼白的臉上露出幾分冷靜和堅毅:“不必行大禮,我明白你……我是該奉詔離開京城。”

她重新磨墨提筆,毫筆落下,卻改請願而寫了謝恩文書。

這道旨意豈止攪動了周王府一家,不過周王妃是為兒子被召進宮而傷心,別人卻是為了沒有兒子可進宮而焦心。

二皇子如今也成婚兩載,王妃與妾室卻還都沒動靜,聽到這訊息後不免含恨:“大哥這分明是以退為進,藉口要將妻兒搬回漢中,實則提醒父皇,如今皇室中只他一個有了子嗣了!”

如今朝中只這一位皇孫,父皇如何捨得他離開?自然要接進宮,說不得還要養在膝下,含飴弄孫。若是他也有兒子,母妃也接孫兒到身邊親近……

他三弟如今也成親了,未必想不到此事,他還是得多回府幾趟,不能總一心撲在礦上不回家了!

他去盯著採礦的時候少了,下頭人監管難免漸漸松馳,那些礦上的風氣又重新倒向從前他還沒按著漢中府之法管人時的樣子。再兼他如今心懷大計,顧全不得修路、轉運二政,貼補運轉的銀子也少了,那些礦料送到經濟園的速度便慢了。

這京裡的經濟園偏又是完全比著漢中經濟園造的,每日吞吐原料數是有標準的。

原料進的不足,有時就只能空轉、空燒,甚至被迫停工,而每次重新開工又要耗費許多工料。魏王不似齊王母家出身勳貴,有的是銀子貼補手下產業,更受不住自己盡心竭力操持的差使被人拖累成這樣,一怒之下竟上本告了齊王。

原本這供料的差使不該交給齊王,沒有他插手之前經濟園也建得好好的。是二哥他強向父皇請旨搶了差使,卻又不用心做,豈不是故意欺君?

他的奏章不曾透過內閣,是他自己直接遞到聖上面前的。

天子聽著他細講為何供料不足,經濟園的損失多大,臉色微沉,垂眸問道:“此事主管建園的監察御史怎麼不報上來?”

齊王少年老成地感嘆道:“監察御史如何敢彈劾親王?他們也只敢問問礦上那些小官兒罷了,然則朝廷的礦歷來便是如此,那些小人不知尋得出多少藉口拖延。可兒臣、可朝廷的經濟園卻拖延不起,一日不開工便是一日的損失。”

前些日子好容易經濟園稍稍走上正途,父皇又欽點了要他們製造鐘錶,他還想要在京裡重現漢中經濟園的發展勢頭,卻被二哥拖累至此。

如今別說比漢中,就是比他自己之前那段時候也差得多了。他是不敢強求二哥用心王事,只求父皇讓他能插手礦料一事,就如宋時在漢中所行一般,不必被人處處掣肘。

第216章

九月初,褚長史便奉著王妃回到了漢中。

桓王妃自幼生長深閨, 錦衣玉食地長大, 及笄後更是嫁進皇宮。後來雖生變故, 周王出宮開府,卻也直接住進了禮部為齊王婚禮精心修繕的王府, 未嘗見過廣廈深宅之外的世界。

入宮拜別皇后、賢妃,與孩兒道別時,她還對這趟遠行抱著幾分隱隱的惶恐, 不知漢中府會是怎樣的地方。然而一路行來, 住過髒亂的驛館、見過嘈雜的市井、荒涼的山裡鄉村……再進到漢中府屬地, 見到江邊整齊劃一的房舍、流轉不息的舟船,遠遠望去高大如塔的滑車和通天煙柱, 她忍不住長長吐了口氣。

原來漢中竟是這麼個安穩富庶的地方。

這是她家王爺治理之下的盛世之景。

桓元娘在艙中小窗邊看了一陣, 到船江靠案時便戴上幕籬遮面, 從船艙中緩緩走出。

船頭已放上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