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兩個“的人”絕不是因為他有遲疑,更非他心裡想什麼話還會結巴,而是個層層遞進的語氣——

他們都察院的【右僉都御史桓凌】的人。

第202章

都察院是監察百官的地方,凡在任上有錯失的無不彈劾;便是查不出什麼錯處的, 也有“依例彈劾”這種說法, 倒是極少見都察院護著人的。宋時去年畢竟獻過嘉禾, 戶部自然看重他,左都御史這一番力證, 卻不是說,那經濟園當真是利國利民之物?

既然有諸般好處,不妨叫回那幾名身在漢中的工部員外郎, 也在京裡試行一番。

新泰帝試將此意問了郭侍郎與顧總憲, 郭敦自是連聲贊同, 顧佐卻有些擔心:“工部諸人當日奉命去學制化肥,只怕專心於彼, 未必能具攬那經濟園的建制。若是草草將人召回, 只怕回來建成的也不是漢中府那個工業園。”

不若先去一道旨意, 告知他們眾人回來要興建一座與漢中一般的經濟園, 讓宋時從大處著眼,多教他們幾個月。去漢中時再選些會探礦的匠人, 細細記清了那漢中天台山地勢, 那磷塊是什麼樣的, 回來也在京畿乃至地方尋一尋。

萬一能多尋一處, 便多一省豐收之地;便再尋不著, 也不費朝廷多少事情。

新泰帝思忖一陣,亦覺有理,便道:“便教派往漢中的御史、工部員外郎主理此事。既是都察院諫言勘礦事宜, 便再派一名御史主理,帶識礦的工匠往漢中一行。”

具體如何做再他們上個條陳來,交內閣與六部共議。

眾人各自退下,回去擬條陳。熊御史畢竟是查了此案的人,顧總憲既已用了他一回,索性就再用到底,叫來他叮囑道:“此事雖然繁重艱難,卻是事關國計民生,望你以國家百姓為重,勿被眼前艱難壓倒。”

熊棨輕輕嘆了一下,抬起眼來回望顧佐,神色已變得堅定:“總憲只管放心。熊某既是朝廷大臣,安能不知國事為重,此身為輕?慢說只是要到各省勘礦,便是咱們院裡那些派往邊關管軍屯、馬政的御史,又有哪個怕過艱難?”

他們讀書人一生所求,不就是立德、立功、立言這三不朽?

他若能尋得磷礦,使天下田土皆能產出十三穗佳禾,新泰朝盛世名臣中,豈能少得了他一功?就算尋不得,他將自己走過的地方寫成遊記,後人看過他的遊記也可少走些彎路。

昔有酈道元作《水經注》,今有他熊孟純作《磷礦志》。後人有論古時擅寫遊記者,也當把他的名字排在酈道元、柳子厚之下!

熊御史躊躇滿志地回去收拾行囊,買了一部《管子·地數篇》、一套《博物志》、一部《地境圖》,準備一去漢中後,從此遊遍天下。工部得到勘礦的聖命之後也忙不迭選了在班的探礦良工,命他們到漢中後細查山石之色,測其石層數,記其上所生植被,回來好依法在各處探尋。

內閣三位閣老則先尋翰林擬了兩道旨:一道是曉諭宋時,聖上看重他的經濟園,欲在京中重建,讓他配合天使;二是要曉諭百官,朝廷決意在京仿造此園,要選任得力之人完成此舉。

將聖旨安排好,三人便先商議起了京城這座經濟園當如何建:哪裡有與皇親、勳戚、官員不相沖突的大片空地;主持的該選堂上官還是皇親;六部中以哪一部牽頭,選何人負責買辦、做成之物銷往何處;建園與平日採買當留出多少銀子,從撥給哪一方款項裡截……

建園子的款項倒是最好解決的。

張次輔想起漢中府送的考核文書裡有記述漢中府經濟園建園籌款的記錄,回去叫人翻出來看了一遍,最初圈地建園、建廠房、鋪修地面等竟只花了不足千兩,待建起耐火磚廠後,便足敷日常周圍之用了。

京城亦有石灰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