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宋時給他講的是貫口和武戲。
《大保鏢》裡有幾段關於武術的貫口,開頭便是十八般兵刃,後面一段是講六合槍特色、一段是武學類別……都是較短的小緊口。
說貫口的氣息鬆緊、說話快慢都要特別控制,不能像平常說話一樣散漫。而副末逗哏時最好還要配上動作,動作越好,可看性才越高。他們這戲不敢說跟六百年後的成熟相聲比,更不敢跟名家比,但也得講出點相聲味兒,不能跟自己家講笑話一樣。
他差不多自己從頭到尾連逗帶捧地說了一回,唯獨練武的地方不大熟練,湊合著比了幾個太極拳動作做示範。
雖然相聲的形式跟雜劇差得挺遠,但這段相聲是趙、李二人早想求來的,又是他這三元所作,色色新鮮,他們聽時只顧得哈哈大笑,哪裡還想得起挑毛病。
好容易收住笑,宋老師已經把話題轉到劇前的豔段《糾紛》上,拿指尖沾了水,在牆上寫下需要他們全新定製的新砌末:給犯人坐的長條椅、銬人的假手銬,再備下一個小獨輪推車,上臺後好叫叫副末推著,軋那副淨的腳。
這故事背景既不用普通工人,也不用親兄弟,而是改成一個綢緞商人僱了兩個覓漢下鄉收蠶絲,兩人輪流推一輛車。輪到負責愣怔發喬的副淨推車時,因他走路莽撞,車子推歪了,便軋了一旁副末的腳,由此兩人開始爭吵,靠作科和賓白逗笑旁人。
除這兩人外,還要挑個穩重正末“裝孤”——即是妝扮成官人形象,演他們汀州府英名赫赫的青天大老爺桓通判!
那兩個主角打扮得滑稽些就行,差點什麼都不要緊。桓通判卻是他們投資人、製片方、導演都認得的,能不用心給他妝扮像了嗎?
官袍好辦,拿宋時新做的就能替上。就做個二十公分厚的粉底兒官靴吧。官靴裡再加一個隱形增高墊……反正這靴面是布做的,軟合,跗面要多高就能縫多高,加個十五公分的鞋墊不算過份吧?
反正他就出來亮亮相、斷斷案,也沒有需要打鬥的地方,演員穿個小高蹺,不是,小高跟兒上臺也不至於影響什麼。對了,正雜劇裡的宋狀元出場時也備上這麼一套寶具吧?
他相信以方才他看見的這些藝人的身法功底,穿起來都能穩穩地走路、作科,將他們這套新劇完整優秀地表演出來的。
演好了都加雞腿,德勝樓的地道山東老湯扒雞!
投資人不惜又加壓又出錢,逼著劇組跟他一起加班排演新戲,終於趕在五月節將將結束時,將整本《宋狀元義合雙鴛侶》寫完,從頭到尾排演了一遍。
三位領導加上一位編劇雖然都累得跟脫了層皮似的,可看著排出來那樣深情動人,說笑時能讓人笑破肚皮、感人處又叫人淚流不止的好雜劇,心中都十分激動。
李少笙恨不能立刻套上車,到市井最熱鬧的地方搬演一場,趙書生卻先看了宋時一眼,小意兒問他:“可否勞宋兄替咱們這戲揚一揚名?”
金主宋老闆淡淡一笑:“這戲何須我揚名?只要搬進大瓦舍演出,憑咱們這出實打實的好劇,定然有的是人肯看。”
前幾場也可以比別的戲少要幾個錢,收買些覓漢在瓦舍外幫忙宣傳,給酒樓食肆趕趁的妓女幾個錢,讓她們賣唱時順口提一句,事先再請畫匠畫幾幅好的海報貼在勾欄外……營銷的手段儘可以上,反而他這個一番大男主不好直接到翰林院宣揚這戲。
畢竟這劇是他自己投資、自己扒劇本、自己兼導演來暗捧自己和師兄的,要是連宣傳時都光著膀子自己上,人家背地裡不得笑話他?
還是稍微避避嫌,憑觀眾的口碑把劇捧出來吧。
作者有話要說: 參考
傳統戲曲舞蹈的身體語言研究 王熙
第102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