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出周王的意外,覺著宋時為自己的事廢了許多心思,特親自命內侍送了一套十方北宋潘谷制的松煙墨作答禮。
潘谷墨可是東蘇坡親自為其作詩,誇它“墨成不敢用,進入蓬萊宮”的珍品,乾隆十景墨還能拍到五百多萬呢,這北宋的墨要是能拿回現代拍賣,輕輕鬆鬆就過千萬吧?
這麼貴重,他都有點兒不捨得用了。
因為手裡拿著上千萬人民幣的墨,他也有點一夜暴富的心態,給那內侍打賞時也隨便抓著大塊的銀子就塞,完全不計較多少。
那小內侍眉花眼笑地走了,回去跟周王回覆時又給宋時添了許多好話,說他熬夜刻經,累得臉色無華、兩眼發紅——若非他那雙手乾乾淨淨的連點紅腫都沒有,還能讓他在刻經時勞累過度,失手傷著自己幾回。
周王一陣唏噓,對宋時的印象更好了幾分,甚至有些練不好字都對不起他辛苦的念頭,每日在書房裡埋頭練字,恨不能立刻刻盡三刀紙,練出一筆如那字帖上一樣漂亮的好字。
周王那裡順順當當,如願以償地練起了字,宋時訂的遊標卡尺卻頗折騰了幾天。
遊標卡尺的結構遠比他印象中複雜得多,尤其是調節螺釘、鎖緊螺釘、姆指旋輪這幾個部分,要在圓形的螺釘、旋輪外刻上精細的紋路,尺身上對應的部分也要有合適的凹凸紋路。
他描圖時都怕鐵匠做不出來,還考慮過要不要精簡掉螺釘,先做精度不那麼高的。幸好那木匠給他介紹的鐵匠也是給在京服役的名匠人,炒鋼、灌鋼技術都通,先用耐高溫的泥砂範翻出螺絲外型,再將炒熔的鋼水——實際是鐵水——倒進去,待晾涼了取出細細打磨,也就能製出合格的螺絲、旋輪了。
而制尺身、遊標尺、深度條時,他便用生熟鐵盤結燒煉成團鋼,一段段疊打出來;內測量爪、外測量爪和尺框也是打好後再和尺身、遊標尺鍛打到一處。打磨好尺身和遊標之後,再趁著鐵片軟熱鑽出裝螺絲的洞,在兩個尺身雕上細若髮絲的刻度……
只有大號老虎鉗長短粗細的一把卡尺,竟細細打磨了十來天才做好。因宋時要包金嵌寶的,他又尋了個金匠在尺身背後空白處畫了幅描金的喜鵲登梅,遊標尺外側不幹礙測數的地方用頭髮絲兒般的金絲盤出葡萄藤紋樣。
金絲與烏沉沉的鐵尺交映,倒也不大顯俗豔。
宋時拿了個筆筒,用它量了內徑、外徑、深度,試著手感舒適,精度比他用繩子量的好,便心滿意足收了貨,又找他訂製幾個樸素款。
鐵匠痛快地應了,又旁敲側擊地問他這尺子是官中用的禁物不是,能不能許民間使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