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粉、豆紙、松花這樣淺淡、不傷眼的顏色,浸了臘拿去給周王練手。畢竟是皇長子,若教他拿石板練字,寫滿一塊板子還要熔了臘重塗,也顯得太寒酸了,有失皇家身份,不如直接用紙練。

至於庶吉士們就別攀比著浪費了,拿這打格的板子往臘板上印一下,硌出米字格來,就算給他們改善條件了。

翰林院用的都是各地徵發到京值班的匠人,技術絕佳,木匠與皮匠通力合作,不用一兩日就給他做出了筆和壓米字格的木模子。那紙匠染的紙也很快送到,正是他要的樣子:紙面染得顏色均勻,薄薄浸了層蠟,紙面呈現油潤的半透明,每個格子都印得清清楚楚、大小如一。

正好他的遊標卡尺設計圖也描下來,等比例放大了,這倒不好假公濟私,也用公中的錢結帳,便託那木匠替他尋個手藝好的鐵匠來做尺。

那木匠只看了一眼便道:“若只做尺,鐵尺也未必好過木尺,小的便能做出平平直直一絲不差的好尺來,狀元公何不使小的呢?”

不成,這東西做得後他打算往邊關寄一套,他師兄在邊關檢查校準弓弦、弩架、槍管什麼的不都能用上嗎?京城和邊關氣候條件差這麼多,路上又是一路受顛簸,木尺容易變形,不可靠!

再者說……要是做成這麼大一個雙層帶把的鋼尺,肯定又沉又結實,拿在手裡橫砍豎砸都給力,外形又不打眼,用著也方便。萬一遇上膽敢對欽差下手的貪腐將官,那些亂軍看著他一個彬彬弱質的書生拿著個量東西的尺子,自然不會注意他,然後他就能揮著鐵尺以一當八,奮力救出同行欽差……

他想得熱血沸騰,斷然拒絕了木工的要求,又追加了條件:“就要鐵的!鐵尺外頭上漆也好、包金也好,要弄得不像鐵的,像富貴文人用的文具!”

做好之後就託桓老先生送到邊關去!

桓老先生雖然看不上他,還把他誤會成個勾引孫子的男狐狸精,不過卻是個疼愛子孫的好爺爺,凡對孫兒有用的應該是不會扣下的。

不過要託桓老先生寄的話,他還寫不寫信呢?寫了會不會被扣下?

……算了吧。何以寄情義,遊標一卡尺,夠了。

第112章

接下來的幾天,宋時就藉著給庶吉士上雕版課的時間幹私活, 給周王刻字帖。

臘版和印字帖的紙都是訂製的米字格紙, 刻好一版臘紙後與印刷紙對齊整, 印出來字正對著米字格中心,抄寫時對應著就能找到合適的落筆、收筆位置。

字帖共分兩種, 先刻一份基礎字帖,而後才是算得上書法作品的佛經。

基礎練習就像小學生的習字練習冊一樣,先從分解開的偏旁部首寫起, 然後一二三四……從筆畫少的寫到筆畫多的。字是從鳩摩羅什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5180字裡挑出不重複的, 不增加無用的練習量, 保證周王練完一本基礎字帖後能直接開始刻經文。

他刻臘版早都刻成了熟練工,每天帶著庶吉士練字課的時候便坐在講臺前幹私活, 不出一個禮拜便刻完了三千餘字的基礎楷體硬筆書法練習冊和一部完整的《金剛經》。字型經過這兩年的練習, 又比當年搞《白毛仙姑傳》時強了不少, 已經不再像龐中華體, 而是雜揉了顏體、歐體的長處,字形端莊、筆峰峻利, 拿到硬筆書法展覽會上估計也能捧幾個獎回來。

他又改用毛筆寫了篇刻蠟版的技巧簡介排在基礎教材前, 連同印得清晰整麗的字帖一同在右邊打了一排小圓洞, 配上綢面封皮, 用銅環訂成了兩本活頁字帖。

除這兩本字帖外, 宋時又配上一套翰林院特供的油印機、兩支帶皮套的保健鐵筆,並一匣十個玻璃瓶的新油墨,託曾老師送給周王。

這套雕版diy套裝雖不貴重, 精細度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