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輔李閣老卻伸過頭來看了一眼,納悶地說:“這是哪裡出了大事,看桓兄目中冒火,難不成又是邊患?”
不是邊疆奏章的封皮啊?難不成是哪裡出了災荒?
他看桓閣老嚴肅地盯了半天都沒翻頁,等也等不來他交接摺子,只得自己去看,於是也一眼看見了卷頭墨色濃重的、筆力縱橫的“劾”字。
“劾新調邊防將官疏?真是邊關又出事了?”李閣老素來性急,等不到他看完,便就著這姿勢搶先念起來:“臣聞自今年春以來,達賊屢犯山、陝、甘諸省……”
這本彈章寫得十分簡練,沒有那些小官為炫耀文筆而作駢句的習慣。開篇直指邊軍之患,邊關危勢宛在眼前;彈劾諸將亦是有理有據,並非簡單風聞而奏,竟將其家世、履歷、交遊狀況列得清清楚楚,連同某日到某處花費若干銀兩也細細羅列出來。
縱是世襲勳貴、將官子弟,俸祿也有限,那些銀錢來歷亦有可查之處。
桓閣老越聽心中越冷,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給馬家交待,李閣老卻越念越起勁,唸到最後一個字仍意猶未足,感嘆道:“好!這樣有力的彈章我也多年未見了,邊關連年內外憂不寧,內患未消,卻又要將一群不急國難,只知花天酒地的庸將送到邊城,豈得不出事?”
若待他們掌了邊軍權柄,惹出大亂,兵部上下不得辭其咎爾!
次輔張閣老也笑著點了點頭:“這一本呈上,陛下必將追究這等誤國之人,另派良將戍邊,虜寇之危當不日而解,誠是值得慶幸之事。”
唯有呂閣老跟桓閣老一樣痛心。
桓凌是他心愛的弟子,打從當初桓凌拜見他這個座師時他就覺得此子眼神清正,性情堅毅,是個可以成事的人。後來他雖然自請外放,做了一任通判,卻並非真個自暴自棄,而是在外紮紮實實地造福一地,且又養了講學名士的人望回來,在文人當中也有清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