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只是一部經書,咱們做伯父伯母的也不能裝作無事,還是派人去尋一尋的好。”

她還想借這機會把小兒子也放出來。

他當初只是年紀小做錯事,這都幾年了,宋狀元大人大量,豈會一直計較?大不了放出來後叫他跟宋家賠個禮,那宋狀元的父親又在丈夫手下當差,總不會不給上司這點面子?

但她只試探著說了說,桓參議便斷然拒絕了:“如今馬家出了事,難保不連累咱們,咱們家還是少生些是非罷。文哥兒那倔脾氣你還不知道?說也不聽,打也不聽,像極了咱們爹……唉,可惜才學又不像。你就把他拉去給宋狀元賠罪,還不知是賠罪還是結仇呢。”

不過元娘要繡佛經做聖壽的主意倒不錯,若能尋得一本唐人寫的《妙法蓮花經》,他父親也可拿去做聖壽賀禮了。

桓參議這裡吩咐兒子慢慢尋覓經書,周王那邊也自打算起了如何給王妃弄一本好經書。

倒不用漢唐經卷——那字型肥厚敦實的繡起來又耗力又傷眼,不如當今正時興的宋時體,筆致細細的,約摸一兩針便能繡出一劃。且那宋三元還不曾寫過佛經,若得他專門印出一本,也不比前朝名家經卷差什麼。

只是請大家作書印書是風雅事,若憑皇子身份強壓著人家作可就無趣了。幸而他之前見過宋時一面,多少有些親切,他又和元娘長兄關係極親厚,憑著桓御史的面子,便去尋他印一本經書也不算突兀。

他打定主意,也並不告訴王妃,而是要當作個驚喜給她。

進了六月,聖旨終於發下來,令周王到禮部見習政務,第一件要參辦的便是魏、齊二王選妃的事宜。

這選妃並不像他印象中那麼簡單,只是幾個世家女打扮得嚴嚴整整,行著規矩地宮禮覲見宮妃和皇子,由賢妃挑選出合適的人選便算結束,而是從選妃一步便要耗費無數人力物力:

先嚴令四品以上官員人家女孩兒不許嫁娶,再細細挑選祖上、母家都無罪的佳麗入宮初選。初選三篩後,選得三名品貌皆佳,身無疾病、瑕疵者留在宮中撫養教習,待滿三個月後,熟悉了宮中禮儀,再由宮妃挑選。

這其中接送秀女的車馬、供秀女休息的綵棚、檢查秀女身體的穩婆、眾人在宮中的飲食、醫藥、意外取用的衣料首飾……更為難的是兩位皇弟成親後便要開府,建王府的銀子、開府時賜下的銀兩、用器、王府所用的下人,都要在備辦婚事時一併籌集齊。

處處都是銀子……

當初他父皇拖著他的婚事不辦,他還猜著父皇是不是要冷落他了,此時人在禮部,見識了這些煩瑣的儀式,自家心底估算一回價錢,也暗暗覺著心驚。

他那婚事兼著小選,比弟弟們的更耗費民力,父皇還給他建了座藏書樓呢!

其實王妃雖愛看書,可宮中有秘書庫,重華宮中自有藏書,實在也不必建一座新樓。父皇如此厚待他,他又豈能只安心享受此情,不為父皇、朝廷著想?

那樓已建到中途,若要拆了反而空耗人力物力,倒不如回頭勸父皇將它改作矮閣,也不必要存什麼古籍、孤版,只藏一套編好的《新泰大典》,留作看書歇息的地方便是了。

他回宮之後,不到重華宮歇息,先跑去文華殿見駕,說了自己這些日子所悟。他父皇聽了,便笑著說道:“那樓已蓋起來了,卻沒有半途改作閣子的,其中要藏什麼書,朕倒可以不管,以後便交你這禮部官兒自己安排了。”

周王謝了父皇恩典,不敢多加打攪,又問了問他身體如何,便即退出大殿。新泰天子目送他背影遠去,以手支頤,含笑說了一聲“痴兒”。

周王自覺解脫了藏書樓的問題,便又動了給王妃尋宋氏經書的心思。恰好新泰朝以來還沒有皇子在京開府的例子,有許多文書要從翰林院舊檔裡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