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3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事,順道又對朱大人說:“若還有十六歲以下的少年,不論男女,尋個老師替他們開蒙識字,長大了才好做個有用的人。”

朱縣令忙忙地記了他的要求,都記下之後又補充了一句:“若教女子讀書,便要聘些讀過書的婦人,這樣的婦人只怕難僱著。”

難也要僱,實在不行從尼姑庵裡找找。不過千萬不能叫她們教經書,也不用教女四書——女四書讀了能有什麼用?直接上小四書!

別的蒙書都可替換,小四書之一的《名物蒙求》裡卻是講到了許多樸素的自然知識,必須讓孩子從小學會,史書也是該讀讀的。《性理字訓》或可不學,再加一本教兒童禮儀的《教子齋規》或《童蒙須知》之類,然後再加一個必背的九九乘法表。

小孩子學會這些,就可以到他的廠區學校進一步深造了。

朱大人卻不知道他頂頭上司這份連童工都惦記上的心思,十分感慨地說:“前日漢中經濟園奠基時已知大人有教無類,愛護後生,今日則更見大人這番澤被百姓的德化之心。”

他說得字字出自肺腑,原本打算讓孩子們上個小學就來半工半讀給他打工的宋大人聽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摸著胸口說:“朱兄過譽了,咱們做官的哪個不盼著將治下之地教化成人人讀書知理的明德之地?我雖早有此心,但今日有底氣請人教導孤兒,也多虧了本地士紳大力捐助,諸位同僚戮力齊心為朝廷、為百姓做事。”

是是是……

朱大人點頭附和著,聽到那句“諸位同僚”,便毫不客氣地當成了大人在誇自己,飄飄然了一會兒,也十分懂事地反誇了一句:“下官們有什麼功勞,還是桓大人為府尊、為百姓所做最多。”

那倒是真的。

宋時心疼著幫他算土方算到半夜的桓凌,嘆了一聲:“他也是為了朝廷百姓,怎麼能言苦呢。”這人幹起活來就不管身體,以後還得他多盯著點兒才行。

第162章

宋府尊對自己的人萬般憐惜,擔心他幹活多了累著, 輪到下屬就沒那個待遇了。

朱知縣聽見大人都開始誇起愛侶了, 以為正事說完, 寒暄幾句便要告辭。誰知他“告退”兩個字還沒說出口,宋大人就又熱情地拉著他研究起了新工作。

如今已至四月中下旬, 到了收麥插禾的時節,他這縣令是親民官,自然得關心農桑, 宋大人還要跟他聊聊科學種田呢:

比如稻秧的合理密植;比如稻田養魚技術;比如割麥後秸杆還田做肥料與收秸杆做柴燒哪一種對農家更划算;比如收麥後種油菜還是芝麻、豆類、棉花收益更高……

朱縣令越聽越茫然, 眼神越飄渺, 努力想集中精神弄懂他說什麼,卻一次次地被他扔出來的問題打懵。

水稻全株葉展多長?水稻莖杆粗細?水稻田裡還能養魚、養螃蟹?收麥之後種什麼賺的銀子最多?

……他單知道芝麻油比菜籽油貴, 可誰能知道一畝芝麻的淨收入比一畝油菜、大豆、瓜茄高多少低多少?

宋時原本也不求朱縣令真懂多少農事, 只是讓他明白自己搞農業調研的重要性。因此他看著努力思索卻又什麼都想不出來的可憐模樣, 便不再為難他, 含笑說道:

“朝廷派咱們牧守一方,咱們便要上對天子、下對庶民, 盡心盡力。我想著這莊稼要種好, 無非光、熱、水、土、肥、良種這幾項。可下頭農戶們一天到頭做不完的生活, 從小怎麼種地就是怎麼種, 剩下的只能靠天吃飯, 哪有心思、哪有本錢研究怎麼種好?他們做不好、收不上糧食,積欠多了,還不是咱們愁煩。”

是以他們做官的替百姓研究研究如何豐產, 雖然會增添些工作量,也不算吃虧。

若這一年收成好了,該收的稅都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