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6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直不是書信,而是一匣子書,包著藍色書皮,封皮上標著“某部習俗”“某地鳥獸”“某地地貌”“某部傳說”等分類。紙張、墨痕新舊不齊,字型時用楷體、時用行草,筆跡也不都特別工整,有幾處甚至染了墨色,分明看得出是在馬上匆匆寫就。

這是特地為他收集的資料!

這孩子在草原上奔波之餘,竟還分心寫這些,自己不知道累麼?晚上寫字時燈光亮麼,傷不傷眼?寒天凍地的在外頭寫東西時是怎麼握筆的,不會脫了手套,凍傷了他的手吧?

宋時一頭埋怨桓凌不懂事,叫宋叔叔擔心,一面又不可自抑地在腦海中勾勒著他為自己記錄下這些資料時的模樣。他甚至能想象出桓凌一手託紙,一手提筆,坐在馬背上看著地形地勢、草原特有的珍禽異獸,低聲問話,一面記錄下其蒙漢名與形象的姿態風神……

他那時一定是穿著大紅官袍,頭戴烏紗,外罩輕裘,雙手脫韁,只用腿夾著馬身,瀟灑自如地提筆疾書。

雖然他親手給桓凌備了軍大衣,雖然他後來又送了幾箱迷彩服,但在他的想象中還是要給桓凌穿上最風流的衣裳,像古裝劇裡的大俠一樣,帥得不接地氣。

人比二級保護動物兔猻更值得看。

宋時手中的文稿半天沒翻過一頁,堂上的門子和差役自不敢提醒他什麼,但外頭馬同知等人聽到桓凌寄書過來的訊息,都匆匆趕到大堂,上前行禮問話,打斷了他的思緒——

桓大人寄來家書,他是否要去對面王府,稟告周王殿下與桓王妃一聲?

還有一件私事……桓大人是天下聞名的才子,寫的書信詩詞都曾在各地傳唱過的,這回寄來這麼多,是否也可讓他們欣賞一番?

宋時垂眸看了一眼手裡的野生動物志,微微搖頭,謙虛地說:“這回桓師兄寄來的是草原遊記,如實記了些草原人說話,文字略顯淺近,只怕文采比不得舊時。”

這些是按著他給晉江投稿的格式寫的,比白話文運動時的文章還白話,只怕外人看了要誤會他的文章功底倒退。

小師兄為了幫他掙錢,冒著大雪寒風寫了這麼厚厚的一箱文稿,他可不能讓他的名聲折在這上頭。他搖了搖頭,含笑說道:“這些文章是在草原上匆匆寫就,稿紙上尚有些淋漓墨痕,怎好與諸賢同賞?我打算重新謄抄一遍,配上圖畫,印製成書再與天下才子共賞。”

馬同知暗道了聲可惜,可惜不能欣賞桓大人的書法,卻也識大體地不再多問。

宋大人這幾個月沒見過桓大人,只得了這麼一匣子書稿,自然要把它當寶貝藏著,捨不得讓別人沾手了。

第269章

幾年鍛鍊下來,小師兄的文稿寫得比他還像現代學者了, 連改都不用改就能直接發上晉江。

雖然這種科普短文稿少低, 算算字數一篇竟只有十幾塊, 但這滿滿一箱子若都能過稿,也抵得上幾篇博士論文。自從他們跟隨周王到漢中, 藉著親家的身份把王府、宮廷各種禮儀、節令習俗扒了個底兒掉,能寫的都寫過一遍,再沒有這麼多東西可寫了。

他可不能辜負桓凌的心血。

宋時感嘆幾句, 就一頭扎進打字上傳工作中, 走到哪兒都要帶上一本文稿, 稍有空暇就拿出書來抄幾個字,爭取早些投稿到晉江後臺。這副手不釋卷, 指尖藏在袖裡點選螢幕的模樣落到人眼裡, 就是他被桓凌的文章迷得不能自拔, 看到精彩處還要在袖子裡點點劃劃, 凌空抄寫其中的佳詞妙句。

不知這文章寫得何等精妙,竟能令宋三元如許沉迷。他往日看書都是一目十行, 怎麼看這箱文稿就慢得像是字字都要嚼碎了吞下去似的?

他越藏著不給人看, 別人就越是心癢難耐地想知道其中內容。但宋時心硬如鐵, 頂著屬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