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1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監國……聖上莫非終於要立儲了!三位老先生激動得眼皮又雙了幾層,連忙俯首立誓,不敢負聖上所託。

他們這就去擬旨,請周王王駕還京!

三位老先生以為今日的刺激夠了,正要退回去擬旨,聖上卻又添了一句:“若只一道聖旨便把周王調回,未免不夠鄭重,還該選個身份貴重的使者迎他回京。”

身份貴重的使者好辦,這種事一向是從宗室或勳臣中選人的,京裡最不缺的便是這兩種人。不過周王去漢中時舟車勞頓,聽說是吃了不少苦,若選太年長的使者只怕對方路上生病,反添麻煩,年少的又怕他們照料不好周王一家……

好在呂首輔輔政多年,對京里人物瞭如指掌,能在眨眼之間篩出最合適的人物:眼下京裡就有一位身為周王姻親,又剛在西北立下數樁勸降大功的僉都御史桓凌。他年紀又輕,身體好,擅騎馬,由他去迎接周王不特知份合適,路上也不會耽擱工夫。

還有一點巧合,就是這位桓御史還是他首輔的門生,呂大人內舉不避親,一下子就想到他身上了。

天子聽到這個“桓”字,也不禁點了點頭,笑道:“呂先生推薦的人豈有不好的?只是朕記得桓凌現在只是僉都御史,身上不曾有爵位?”

呂首輔低頭應道:“他雖曾隨周王殿下巡察九邊軍務,又出關招撫,卻一直是以督察風憲的身份,如何能如真正的將帥一般論爵呢。”

聖上若嫌他身無爵位,要另選別人,他們就只得去請宗人府安排了。

幸而新泰帝原也不想讓別人迎周王回來,只搖了搖頭,輕描淡寫地宣了另一道動人心魄的旨意:“本朝的確少給文官授勳,不過太子的妻兄豈有無爵的?這兩天辛苦幾位先生,便先宣立儲之事,將桓凌應加的爵位與他的戰功並在一起議一議吧。”

第279章

立儲是國家大事,雖然周王年居最長, 溫厚賢德, 入主東宮可謂人心所向, 但不可如此匆促地召告天下,更不該簡簡單單一道召旨就在陝西封了。

天子之意, 是要將周王接回京來,再詔告四方,行立儲大典。之後將國事託付周王, 他便可安心往泰山封禪, 回京以後也由太子分擔些政務, 自己少勞心國事,享享含飴弄孫之樂。

既然尚未正式立儲, 桓凌的封爵也暫不以太子妃兄長的名義, 依軍功加封便是。待周王還京, 立儲封妃之時, 再由禮部給他家人一併加爵位、虛銜。

三位閣老領會了陛下的意思,便退回內閣商議擬旨之事。張、李兩位閣老入座後便向呂閣老拱手道賀, 先賀國本終於要定下, 再賀他這學生得以軍功封爵——

雖然本朝因著太祖是北方漢人世侯出身, 染了些外族習氣, 向以世家之女充宮闈, 並不抑制外戚,可在封爵時,以外戚身份得的爵位卻有誥無券, 不能世襲,比以軍功論爵的低了一等。桓凌這回託了周王的福,能以軍功封爵,來日前程眼見更廣闊些。

不過他也沒有親子,那爵位世襲不世襲的倒不算太要緊。

呂首輔感慨幾句,張次輔倒被他勾得想起一樁正事來——“我記得桓凌與我那弟子宋時是成過親的,如今可也該加封誥?可這男子如何加封?太子正位大典是否也該叫他進京參加?”

大鄭可不曾有過男子封誥的先例,可他們倆這也算經了御前的婚姻,這麼多年來都已鬧得天下皆知了,總不能當作無事吧?遠的不說,前日桓凌帶土默特王子入京時,捎回來的報紙上都還印著他們夫妻二人招待使草原使者跳異域舞、遊黃河的故事呢!

呂首輔和張次輔認了多年的親家,自然將這婚事當真,不禁也泛起愁容,考慮起了該如何安置宋時。唯李閣老還要掙扎一下,問那兩位同僚:“可知他二人是真成親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