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5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平定的慶幸與感恩。

從今以後應是天下太平,他們可以安安生生地把眼下的好日子過下去了。

這一場場悲歡都被齊王眾人記在心裡,傳回京師,講到天子面前。新泰帝斂容聽著楊榮與輔國公等人秉報戰績與事後查出的這些忠烈事蹟,眼中跡有細碎微光閃動,沉聲吩咐:“使人在和寧立碑記傳,將這些忠烈之士與立下戰功的將士共題碑上。無論早年殉國與此戰中殞身的將士一併加厚封賞,得勝還朝的再加一等。”

內閣、兵部諸臣出列領旨,與楊侍郎、成國公、輔國公等人一起退回原班。齊王則排眾而出,雙手獻上了自己從王帳中翻出來的韃靼寶璽,向父皇細細說了冒著硝煙尋得此物與虜廷敕符的經歷。

他父皇聽得又驕傲又後怕,想教訓他不該以身犯險,又不捨得讓兒子在眾臣面前失了臉面,便將教子之事推後,只誇他膽大心細,尋寶有功,不負父皇的期待。

齊王意氣風發地站回班裡,天子撫著總管太監送上的玉璽,亦是滿面華光,朗聲道:“上天佑我大鄭,才恰在元月新春之際,朕封禪泰山、太子告祭天地列祖之時得了這樣的大勝。而今眾將士得勝而歸,朝廷自當不吝封賞,以酬他們的功績。”

至於齊王,也不必朝廷共議,他便當面下了諭旨,令齊王就藩漢中,三代以內不降等襲爵。

齊王原本的封地該在青州府,雖也是水土豐美,商路繁華之地,可又怎麼比得了漢中這天下矚目的地方?漢中府不光是產嘉禾的源頭,且因其工業興盛,名匠紛湧,新巧之物亦層出不窮,早蓋過了蘇州的風頭。

能在漢中開府,實比去江南、湖廣等地就藩更實惠。

然而齊王剛剛大破虜廷,封狼居胥,正是意氣風發,不願圖安穩的時候,主動向父皇請命:“如今萬里草原皆屬我大鄭,何必仍只在大邊內揀尋封地?兒臣願請命出駐草原,為父皇另闢一省!”

他連太子之位都不屑與皇兄爭,又怎麼肯到皇兄曾留居多年,處處帶著他影子的地方就藩?

就算那地方是宋三元親手建成天下名城的就不行。他要選地方就藩,定然是去他親手打下的草原從頭開始!

只要把陝西那些能幹的官吏,漢中學院的精英學子借給他,他定能在塞上重建一座……不,建一片比漢中更繁華的城池!

他神色堅定,跪在殿頭深深叩頭,新泰帝也被他這志氣打動,讚許道:“好,不愧是朕的大將軍王!我兒既有如此志向,朕便從你的心願,將豐城作你的藩地,許你從從京中帶一鎮兵馬戍衛,再往漢中挑選學生、工匠重修此城。”

豐城是遼國所建,地處大青山腳下,西連河套,南臨黃河,有千里沃土,宜耕宜牧。豐城之“豐”也可算嘉號,齊王要在草原上選封藩之地,這城正是難得合適的地方。

天子當即下旨,將齊王之號改作豐王,便以豐城為藩地,待他在京休息一陣子便帶妻兒出京就藩。

二皇子就藩之事便如此落定。

下面諸王才離京就藩不久,規制尚在,他封藩的典儀倒不費多少工夫。而後內閣與六部堂上官便共議起將士封賞、撫卹、旌表、遣散募兵等事:這其中所需銀兩雖多,但戶部、備著支應十五萬將士入草原逐虜的糧餉,可將這筆銀子挪來使用。

這幾樁大事辦成之後,朝廷上下又議起在草原新邊界處修建軍鎮屯堡,繪製地圖,擇水草豐美之地築城,遷內地百姓移居屯田,安置虜酋部中俘獲的男女丁口……

滿朝上下忙得腳後跟打後腦勺,休沐日恨不得都留在公署做事。

但在翰林、都察二院中,卻有兩個本該與同僚一般忙著草擬詔書、監察百官的人悄悄地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不僅不加班加點投入工作,反而提交上了兩封請辭的摺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