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五六排桌椅就能輕鬆坐下,臺上講什麼都聽得清楚。如今這人數怕是要坐到十餘排之外了,到時候不光臺上要備助教,只怕隔幾排還要安排上幾個同傳,將老師的聲音傳到後方。”

他用詞雖然有點毛病,好在也沒有別的穿越者出來挑刺。老師們也都被這人數驚到,顧不得管他給志願者取什麼名號,都先議論起七百多人的大課該怎麼講了。

這麼多人齊坐在下頭聽講,這是國子監才有的規模吧?

老師們都是進士或同進士出身,見過大場面。但無論是上朝奏議,還是參與科舉四宴、主持鄉飲酒禮,也和坐在高臺上,對著七百多學子講學的感覺不一樣。

恐怕會有種高處不勝寒之感……

“要不等桌椅佈置好,諸位老師提前上臺體驗一下?”不必講學,就上去感覺一下講臺上佈置得舒不舒服,助教們在下頭聽聽老師的聲音,好安排隔多遠傳一次音。

宋時提議他們上場排練預講,眾人沒多猶豫就都答應了。

到五月初四,會場初步佈置好後,老師們便乘車出場,上臺依次試講了幾句。

因還沒到正日,臺下沒坐幾個人,只是一排排只刷了清漆的長條桌椅從講臺前向外延伸出去。但見他們上臺,就有些在講臺外圍閒逛的學生自動入座,給這場試講更添了些真實感。

坐在臺上,竟有種“一覽眾山小”的錯覺。

來講課的幾位老師有的見了學生更興奮,卻也有一位原先做到光祿寺少卿的常老先生突然暈場,不得不立刻下來。便到下臺後,常老先生也有些臉紅,對桓凌和宋時說:“我到了上頭,看著底下那些人便覺心亂如麻,講不出什麼,只怕是做不成這講師了!”

好容易拉來的講師,怎能叫他因為暈臺就不講了?

桓大人體貼地問他是否中暑,要不要請醫官來調調,並拿出了一瓶從小用到大的薄荷露給他擦太陽穴。宋時見過的心理問題多,知道他不是真的身體不適,只是初次公開講座的緊張,多練習幾回就能好。沒法練習的話,就給他創造一個舒適的、不必面對那麼多聽眾的環境。

他主動問道:“老先生只是看著臺下時說不出話麼,若是坐在臺上不看別人,只看助教,能不能講好?”

怎麼個只看助教?坐在那裡怎麼能不看臺下?

宋時親自上臺將椅子側過來,叫人拿了個圓凳上臺,兩個座位都用長案擋住,又叫了桓小師兄上臺配合他。

桓凌天生自信,沒有什麼社交恐懼症,放鬆地坐在椅內,含笑等著他又要弄出什麼新花樣。宋時坐到他對面的圓凳上,先雙手交疊放在桌上,對著講臺正面的黃巡按和教學組說:“諸位前輩、朋友、小友,這一場上臺講學的這位老師是新泰二十二年進士,汀州府通判桓大人,我是助教宋時。”

他還模仿著電視裡主人的模樣轉身與桓凌正面相對,微笑著點了點頭,說的卻不是“桓老師好”,而是高聲提醒了一句:“師兄不要看臺下,只看著我就好。”

這話也是說給臺下的老先生們聽,讓他們哪位怯場的看完這場訪談,自己上臺時便知道怎麼避免直視密密麻麻的人群。

凳子又沒有椅背又沒有扶手,想怎麼轉身就怎麼轉身。他提醒完桓凌,立刻又轉向臺下:“桓老師將要為我等學生講解的是《大學》第一章 中最後一節: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以主持人身份介紹了這一課講什麼後,他便又轉向師兄,身子微斜,半是對他、半是對臺下觀眾說:“我等學子讀《四書》時都背過章句,這一句在章句中只注了‘本,謂身也’,‘所厚,謂家也’,而後只說這一節與其上“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一節皆是為結“大學之道”“知止而後有定”兩節的,卻無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奴才不依

舞予

獨佔韶華

久嵐

我下凡是為了嚇你的

聞想

[綜]王權者的我在橫濱打白工

KenDmr

海賊:出海就有大將實力

戀愛腦的辣椒

媽媽,我要嫁給他

紅心柚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