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苦,才能弄出這全新的刻印法,還能刻出這麼多精修精校、全無錯訛的好書來。
同考官們也有看過他那臘版刻印法的,有說那刻印法省力快捷,有說此法不必經工人之手,適合文士閨秀的,卻也有人說這法子費眼,不合常用的……
高編修聽著他們說印書,便不由想起宮內正在建的藏書樓,悠悠嘆了一聲:“這刻書法若能速成便好了。叫大內匠人俱都學會此法,早日印出足以填充藏書樓的新書……”
周王也好早日成親。
只要周王成了親,他們便可上書請封太子,早定國本,聖上也再無推拖之理了!再不定國本,底下幾個皇子年紀也大了,都在宮裡養著,又是一樣皇子的身份,只怕人心易亂……
周給事也想到了這樁婚事,同樣有些心亂。但抬眼看見桓凌,又覺著相較眼前被拖了近三年的未來王妃兄長,他們的焦慮又不算什麼,真正焦慮的還該是他才對。
他藉著飯後更衣的機會將桓凌拉到無人處,低聲安慰他:“今夏戶部已批了建藏書樓的銀子,我們辭別御前出京時,聽說工部就要在皇后住的坤寧宮動宮了。可見當今……”
當今皇后薨逝多年,坤寧宮虛懸已久,這藏書樓建在坤寧宮中,可見聖上已經把周王妃看作未來皇后了。
他作為王妃的兄長,怕也沒多久就能回京了。
周給事隱晦地勸慰桓凌,桓凌卻不似他想象中那麼激動,只淡淡一笑,對他說:“多謝周大人關心,雷霆雨露俱是天恩,不論來日如何,桓凌唯有盡臣節以報效而已。”
他這麼寵辱不驚,周給事先是有些驚訝,後來倒覺得欣喜。
歷來國戚在朝中都會有些權柄,他這樣沉得住氣的性格,卻比那些仗著后妃之勢驕人的外戚強得多了。兄長如此,想必妹妹也是溫柔敦厚之人,周王立儲甚或登基之後,前朝後宮想來都能安寧些。
他拍了拍桓凌的肩膀,朗然一笑:“說得好,我等唯盡臣節而已。”
等藏書樓建成之後,若聖上還遷延不肯令周王成親,他就要聯絡敢捨身的同僚去跪宮門,求聖上兌現諾言!
他慷慨地想著家國大事,桓凌心裡卻唯有眼下這場考試而已。等到下午未末申初,終於有謄抄好的硃卷送進來,一共五份,其中正有一份春秋房的卷子。五房同考官分了卷子,各歸判卷房,春秋房因為統共就這一張卷子可看,兩位老先生商量商量,便先給了最年輕的桓凌。
年紀大的人總比少年更能受得住寂寞。等他看完卷子,他們兩人再看也不遲。
桓凌接過硃卷,開卷沒有幾行,看見第一道題目後緊連著的破題,便不由自主地微笑起來——體認明切,發明透徹,與他對這篇文章的看法不謀而合,是他師弟的文章。
往常他都是以師兄的身份考慮如何教師弟將文章寫得更精深周密,如今以考官的身份考察他的文章,感覺倒十分新鮮。
他做師兄的既然判到了師弟的卷子,原本該有些避嫌的心思,格外從嚴判卷。可他越讀這篇文章就越覺著寫到了自己心底,怎麼挑也挑不出毛病來。尤其文章末尾一句“陰陽生於太極,仁義生於心極,其理一耳”,更是將君子之義上升到了天人之妙的高度,其中展露的理學工夫之深足可比擬當世大儒!
他不管是不是自己看自己師弟一切都好,提筆便寫下了一道飽含感情的評論:“講義字從心入手,辨於理欲之際,末篇則統之以心極,發明天道之妙,非淺學者可得之,尤宜高薦。”
滿卷硃紅映襯下,他這藍筆的批語反而有種驚心動魄的突兀。他回看了一眼“尤宜高薦”,微微一笑,又朝下方翻去。
第二題“日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出自《中庸》第二十六章 中“今夫天”一節,是講天之道。第三題“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