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得貴氣,人卻有笑模樣,不是那等欺凌人的富戶,便笑呵呵地答道:“客人若說這戲裡的舍人公子和王家,其實誰也不知是哪縣哪村、哪戶人家。是縣城裡找太爺告王家狀的苦主當中有個會唱諸宮調的女子,每天在告狀房外唱一段這曲子,我們村裡徐大郎進城聽會了,回來唱唱給鄉親們解悶罷了。

“若是說那些小子剛才叫的舍人公子,那是我們縣宋太爺的公子,是個神仙童子般的人物!前幾月大水,都托賴他領著人划船來救了這一鄉百姓,他父親宋大人還借了穀米、農具給莊戶們,周圍幾里的百姓才得活命!王家便是這些田地原先的主人了,一家上下都不是好人,多佔田地,還不交稅,聽說皇上都為他們鬧得娶不起兒婦!”

皇家娶親跟一個鄉間富戶有什麼關係……黃巡按皺了皺鼻子,暗暗搖頭,卻從老人淳樸的、不大好懂的口音裡聽出了一件事:王家真有隱田隱戶,宋縣令也絕非陳、徐等家所說的不顧百姓死活的酷吏,反而很可能是個不顧身名,一心為百姓謀利,卻因過於偏向小民而委屈大戶的清官。

不過這隱田也是天下皆有之事,還要看宋縣令的處置是依法合制,還是藉此盤剝大戶,從小民身上博取清譽。

黃巡按按捺心中紛亂念頭,又問:“這白毛仙姑的故事又是怎樣來的,原先本地就有這傳說麼?”

那老農只說不知,身旁又一個鄉民搶著說:“是不是舍人公子帶人從大水裡救了咱們這些百姓之後傳出來的?那時候舍人公子救下的人都送到山裡寺廟、尼庵了,許就是在哪個廟裡見著的白毛仙姑。”

先前那老者道:“小老兒當時卻沒聽說,只知道舍人會做水不沉的護具,大雨天帶著那些人到堤上填堵潰堤,竟一個也沒衝到河裡淹死。”

那不是白毛仙姑給舍人做的?

雖然之前他們沒聽過,但戲文裡都唱了這白毛仙姑,許就是真的有呢?

越來越多的村民聽見他們說話,也湊上來各抒己見,倒把黃大人擠到一旁。他們越說越多,越說越快,做翻譯的衙役也聽不出來這些鄉民的土的話了,田師爺便湊上前建議:“大人如今微服而行,無人認得出,咱們何不就到縣裡看看那唱曲的人?”

作者有話要說: 照著董西廂,按白毛女被大春大鎖解救時的原詞改的,不寫原文內容了,大家湊合著看吧

第31章

黃大人叫師爺一言說得意動,兼之從莊戶口中問不出什麼能聽懂的東西, 也就上了車, 命差人往城裡趕。

進城不遠, 只見夾巷民居外站著個濃妝豔飾的女子,手按紅板, 正在擊節自唱。旁邊有不少穿著腰機布粗衣的百姓圍著聽唱,人群直堵上官路,那趕車的差人不敢快走, 勒馬慢行幾步, 就聽風中送來一聲銀盆浸月般的【賞花時】。

“一地風霜暮色寒, 夾著雨凍雲低送舊年,盼爹爹未還。怕王家也, 躲債已七天。家下通無糧與錢, 幸有鄰家嬸孃憐, 送些糙谷為餐。且炊熟子, 待父共團圓。”

曲聲並不慘淡,甚至唱出幾分嬌俏歡快, 細聽其詞卻道盡了農家貧苦之境, 不由人心生憐惜。黃巡按敲車壁叫差役停下, 回首對田師爺說:“這曲子不曾聽過, 寫的又正是莊家苦處, 似與那《白毛仙姑傳》是一套的。看那女子路岐打扮,獨自按拍而唱,莫非就是那老農說的告狀人?咱們去問問。”

告狀房都是縣衙撥了未租出去的官房做的, 從外表也看不出與民房有什麼區別,沒準武平縣的告狀房就設在這兒呢?

兩人下了車,先不擠進人群裡,叫差役拉住一個支著擔子在旁販果子,卻頻頻將頭轉向人群中聽曲的小販問話:“這裡可是告狀房的所在?我家大人從外地來做買賣,聽說縣裡告狀房有個唱《白毛仙姑傳》的,唱得絕好,莫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