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地界都得對著魚鱗冊重新劃分。

不過這個時代的地圖繪製技術……宋時是想emmmm的。要不是魚鱗冊畫得太不準,土地實際大小跟圖冊上標的也對不上,哪兒那麼容易出來隱戶隱田?

趁著大雨之後各家田地都分不出界線,正是打土豪……不,正是清隱田隱戶的好時機。

他手裡有經過救災鍛鍊的五百民壯,幾十裡外有交情尚可的衛所指揮,身後還站著個府通判兼未來閣老的孫子、王妃的嫡親兄長……要是這時候還不敢重新清丈田畝,把那些豪強劣紳少交的稅賦擠出來,他們父子以後就別提當官理政,安心地掛印拿錢,等治下出了事進監獄吧!

宋時在廣西沒正式清丈土地,只在辦理幾家爭田的案件時到田裡實測過,也買了篇五毛的小豆腐塊,學會了用繩子做軟尺、立標杆取直線這種土法測量技術。

實地測量他有底,本地衙役應該也熟悉,唯一麻煩的就是測量之後要計算和魚鱗冊上原額相差的畝數,以及對方應補繳的稅銀。

雖然這都是初中數學內容,但他一個大學完全不學高數,畢業之後就再也沒碰過幾何知識,還穿到古代學起了八股文的官二代,簡直一想到什麼邊長、面積、正弦餘弦的就頭疼……

他自己痛苦不夠,還老氣橫秋地教育桓凌:“縣裡的田地多半兒是這樣的,這樣的,”他尋來紙筆,畫了一個梯形,又貼上一個長方形、又貼一個三角形、又貼一段圓弧……畫得自己直眼暈,還要強撐著說:“這些都得靠數算,回頭我教師、教兄長列公式算田積、計稅糧。”

桓凌抬眉問了一聲:“公示?是說算出田積、稅賦之後要公示百姓麼?”

宋時輕咳一聲,連忙圓場:“是我說錯了,我是說我會一種簡單的演算法,兄長以後算田積都可以比著我這演算法,用相近之法計算。”

桓凌彷彿聽懂了,點點頭,問道:“是不是就好比算田積時,按《數書九章》中斜蕩求積、三斜求積等例子計算?”

宋時沒聽過他舉的兩個例子,也不知道《數書九章》跟《九章算術》有什麼關係,但為了顯示自己是個懂數學的人,還是強行裝了一波:“差不多就是這樣。不然兄長先寫下那兩個例子給我看看,我再給你講我從海外大食商人那裡學來的演算法。”

桓凌欣然同意,提筆畫了個類似斜邊在下、尖角在上的豎放梯形,但左下與右邊兩條對邊又不完全平行的四邊形。他徒手在上下兩個對角之間拉出直線,又從頂點畫了一條垂直線到底邊,線上條旁分別標註上西大斜二十六里,東斜二十里,東北小斜十五里,北闊十七里、中長二十四里……

圖上東南西北方向跟現代都是反著來的:底邊反而是北闊,西斜為右側長邊,東大斜在左上,東北小斜在左下。

宋時心裡換算阿拉伯數字,乘乘除除地算三角面積,然後將面積相加……沒等算出來垂線分開的直角三角形,桓凌已然行雲流水一般寫下了標準答案:“蕩積一千九百一十一頃六十畝”。

作者有話要說: 圖形描述有誤,重寫了一下

大家可以看一看數書九章,我國宋元數學巔峰之作了,特別有名的就是裡面的大衍求一術、增乘開方法,可惜到明朝以後數學衰落,明朝後期喜歡研究數學的名家基本都學歐幾里德,宋元以前的演算法漸漸沒落了,到清末才重新興起研究

作者數學相當渣,完全看不懂裡面的題怎麼解,就想讓大家知道我國古代數學也很牛的

第21章

……穩住,這道是例題,帶答案的!真用古法算起來肯定不能比現代數學快!

宋時不肯讓古人看低了現代人的數學水準,恨不挽起袖子給他講現代中學數學。桓凌卻沒注意到他的小心思,指著那張圖說:“這就是《術書九章》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