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0章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這場颱風帶來的暴雨持續了一天一夜後,聲勢終於小了些,變成了細細的水流墜下。宋時叫民壯撐了條小舟來,帶桓凌冒雨去兩溪交匯處巡視了幾趟:溪水仍是灌得滿滿的,幾欲沒堤而出,外頭大片田地也都有至少及膝的積水。好在水泥的粘性好,補好的大堤後來沒再被水撞開,堅挺地撐過了這一遭。

只是滿地積水,將這一片原本的水田和人家徹底毀了。混濁的泥水上浮著樹枝、草屑,莊戶人家裡衝出來的木板、衣物,偶爾還有死去的小動物屍體飄過,極容易引起疫病。

好在這幾天救援工作還算成功,沒有多少群眾困在水裡。

他們往河邊巡視幾趟,也順帶救了些人——多半是行動不便的孤身老人,也有捨不得財物,回家取東西的青年。他們借往的是個鄉紳的別業,莊子裡存了些藥材,桓凌學過些藥理,便問莊子上的管事借藥,給撈上來的這些百姓配製防役病的藥湯。

正好能配得出一副正柴胡飲,他就親手熬了,請宋家父子都喝一碗。

宋縣令原本記恨桓家退婚,可見桓凌對自家父子一派熱誠,退婚的事也怪不到他身上,也漸漸轉了心思,私下問兒子:“桓大人待我跟待什麼尊親長輩似的,我倒有些彆扭。時官兒你怎麼合他相處的?我是該敬著他是個侍郎府的小官人好,還是託個大當子侄處著好?”

宋時笑道:“爹怎麼煩惱起了這個。桓師兄我深知他,不是那等勢力的人,他拿你當尊長,你便拿他當子侄。只當兩家從前沒論過親事,他就只是桓先生的兒子,我的親師兄呢。”

真不如沒論過親事。

若是沒定過親,兒子的恩師家裡出了王妃,那是何等顯耀的一件事?恨不能傳得官場民間都知道這訊息哩!如今他們卻是怕聽喜訊,更怕叫人知道時官兒的未婚妻就是王妃娘娘。

宋縣令甩甩袖子,嘆了口氣:“罷了,這事原也由不得咱們想。我看外頭水退了,你也不須盯著那堤了,跟爹回縣裡安生地歇幾日吧?眼見著再過不久就是中秋,有什麼事過了節再說。”

還有的是事呢,過什麼節。

宋時搖頭道:“爹先回縣裡,叫人送幾車防疫病的藥材,還有我備下的那些油布、竹竿來。我且留下盯著災民挖渠排水,重修屋舍,等到十五那天再回去過節。”

“桓大人、世侄呢?”

宋縣令想著要跟桓凌同車而歸,心下不免有些尷尬。宋時笑了笑,安慰道:“桓師兄要看看咱們縣裡如何料理庶政,也暫不回去了。”

他叫幾個民壯用小船把老父載出去,到沒水的地言再換竹輿抬回縣裡,自己留下來繕後。桓凌也不提回城的事,默默跟在他身邊“學習庶務”。

兩人既不提家事,也不提朝政,就只顧著眼前這片洪水、這些災民,相處得反倒更挺舒服。宋時帶他到高地慰問搶救出來的災民,將縣裡送來米糧等物拿去給災民煮粥分食。等大雨停歇,地面上的水稍退,便叫里長帶頭,各甲十戶百姓互相幫助,搶救各家還沒被水沖走的東西。

屋子還撐得住的,就先回家居住;家已經被大水沖垮的,就在乾淨場院裡用竹竿、油布搭起帳篷暫居,等著地面幹了再重建新房。吃喝穿用仍是縣裡供應,由僧人在百姓聚居住外架起長棚,早晚煮粥、燒熱水,不叫他們直接喝生水。

他倒也不白供這些人,而是搞了個以工代賑:壯年男子都下田挖溝渠排水,清理田中漚爛的莊稼、水衝來的異物,更將腐屍蒐集起來,找遠離水源的地方深埋。女子就照看孩子、洗涮縫補、燒水熬藥、縫製帳篷,或是編些竹筐、竹耙之類清理汙物時用到的工具。

幹一天算一天的工分,工分換錢,大鍋燒飯,讓這些鄭朝百姓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