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桓凌眼見著他擠出人群逃之夭夭,真是又好氣又好笑。還要強壓嘴角,提高聲音說起講官們要先看他們的題目,晚些再來解答之事,把學生的注意力都拉到自己身上,方便他混出人群。
宋時和幾個沒人理會的差役終於在人群外重逢。
那班頭看向叫人圍得只露出一頂紗帽的桓凌,憂心忡忡地問宋時:“可要小的們護持通判大人出來?”
宋時衡量了一下衙役們的人數,搖頭道:“先把舞臺佈置好,大會開起來底下就安靜了。”這群學生都是精挑細選、有才名的讀書人,不至於幹出什麼犯上的事——就是敢幹,一個兩個叛逆書生也幹不過他師兄。
他憐惜地看了人海中那頂烏紗一眼,轉身指揮人搬交椅、長案、白紙屏上臺,將臺上佈置成辯論會的形式——
兩邊各排開四把交椅,八字形斜排開對著臺前觀眾席。椅子前面各安書案,案上單擺筆墨紙硯和一壺清茶;當中單擺一張小几、兩把交椅作主持人席,背後沒有觀眾座的那半面講臺上則豎一列白紙糊的屏風。
桌椅擺好、搭上綢布椅罩、撐起羅傘,講臺就算佈置到位了。又有差役取了學院的雲板上臺,噹噹噹敲了幾聲,把下方學生、舉子的注意力都引向臺上。
宋時站在臺邊,氣定神閒地說:“三位老先生此時不在,是要先看昨天收上的題目,考察眾人學業薄弱之處,好選題講解。但如今雖無先生講學,我等卻也要努力溫習昨日所學,不可辜負了時光和諸大人、老先生們的心血。宋某身為此次講學會的主辦人,今日便主持一場自習會,列出昨日講學後眾人投出數量最多的難題,請臺下舉子、諸生上來講解自家於這些問題的領悟。”
他把一些現代詞彙揉進了古語,但在眼前這講學環境下還算容易理解,並不突兀,他自己說著也舒服。
臺下眾生叫他幾句說得安靜下來,目光從桓老師身上拔開,灼灼地落向臺上——那安靜中又隱含著無限驚喜和爭競心,盼著能上臺講解自己的高論,盼著在全省才子面前一講成名,倒不緊緊圍著桓凌不放了。
宋時看著他們放鬆了桓凌,心中微微得意,朝著師兄拱了拱手,說道:“請通判大人上臺,待會兒諸生講解後還須大人作點評。”
桓凌也遙遙望向他,目光明亮、意氣風發,振了振衣襬說:“諸位學子且讓一讓,有疑問處待本官上臺再作解答。”
擋在他面前的人回過神來,紛紛往兩邊退開,讓出了一條上臺的路。宋時在臺階旁接引,比了個“請”字,朗聲說:“今日只是學者指點後進,不是通判大人管束舉子、生員,咱們都以師生相稱罷。請桓老師坐在嘉賓席。”
桓老師腳步微頓,想起那天自己逼著他叫老師的情形,走路都幾乎要走出弧線來。幸而他生性自持,腳下仍邁著穩穩的官步,走向講臺當中並坐的那兩張官椅,坐了右手的一張。
宋時目送他回到位上,轉過頭時張著臺下學生們看不見,挑起一邊眉毛,給他送了個眼風,滿面得色。
桓凌強忍笑意,垂眸盯著臺上紙筆。
宋時又叫臺下學生稍安勿燥,等他把昨日交上來的題目寫出來再請人作答。
說罷走回桌前取了筆和事先研好的墨汁,一手託硯一手提筆,走到主持人席後的紙屏前。昨晚他們師兄弟苦幹了半宿才搞好題目分類,他雖然不能每一道題都記著,但前十二條熱門題目還能記得清,也不須預備什麼小抄,到屏風前按著投票多少提筆就寫:
天理人慾,百四十人問。
理氣,百六人問。
致知,七十四人問。
喜怒哀樂未發時氣象,五十三人問。
居敬,四十七人問。
……
他寫的是手掌大小的大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