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宰相寇準,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考研輔導機構或者留學中介機構,可以說是對科舉考試非常瞭解,對於朝廷錄取考生的套路和皇帝個人的愛好也是非常瞭解的,書鋪老闆給寇準的建議很厚道。
沒想到寇準嚴詞拒絕,我剛剛中了進士,難道就要開始欺騙皇上了嗎?
坦蕩磊落的寇準沒有虛報年齡,趙光義也沒有埋沒人才,寇準順利錄取。
可很多史書都沒有提到,19歲的寇準當時身材高大,丰神秀美,是一等一的大帥哥。與他同一期的有個同學也是不到20歲,卻因為長相稚嫩被趙光義摘了出去。
長得帥,總是有大用的。
進士及第後,寇準按照被朝廷安排到了大理寺上班,沒過多久又被調派到巴東任知縣。
寇準到了巴東之後,沒有擺官架子,沒有搞文山會海,而是第一時間投入到了農業生產中。巴東縣地處群山之中,交通不便,耕地較少,物產貧瘠,老百姓生活很窮。寇準採取了因地制宜的方法,領著老百姓根據耕地的情況分別種植不同的農作物,使得當地的農作物產量大幅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
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對寇準也更加擁戴了,每次到了要交賦稅的時候,寇準從來不張貼政府的告示,只是把群眾的花名冊一貼,大家就按時交稅了。
雖說只是辦妥了收稅這個事兒,但其實收稅這工作還真不好做,太宗朝時候老百姓交稅還是以實物為主,除了官方專營的茶鹽酒和小商小販可以以貨幣形式交稅,其他的老百姓就是你從事什麼就交什麼。你是農民那你就交糧食,你是山民那你就交木材,你是獵人那你就交鹹肉。如此種種不一而足,所以說老百姓交稅可不是個簡單的活兒,不像我們現在直接工資里扣,那時候老百姓交稅要在指定的時間把貨物運到指定的地點,一個縣那麼大,貨物運起來是很困難的,交一次稅相當於再服一次徭役,誰樂意?
也就是寇準,真正的給老百姓辦成了不少好事,確實是受到全縣群眾的擁戴,才能把收稅的事兒辦妥。
扶貧工作搞得好,群眾就擁戴,群眾擁戴,工作就開展的更高效,寇準為官的口碑遠近聞名。
雍熙元年,寇準被提拔為殿中丞,調往西北前線,負責宋軍對李繼遷征討的糧草供應。
李繼遷這個人雖然實力不行,但跑得快,一直秉持著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的策略。北宋常年跟遼國互毆,不敢貿然調動主力去長途奔襲圍剿李繼遷,只有趁有限的機會把李繼遷往死裡打,寇準到任之後,後勤保障工作做得十分到位,宋軍數次打擊李繼遷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幾年的西北軍旅生涯給寇準帶來了難得的軍事經驗,歷經了一次次宋軍將士英勇殺敵的場景後,寇準對於宋軍的信任已經深入內心,無論是遼軍還是党項兵,只要敢來,我們就送他們上西天。
未識窮邊苦,今透信有之。
秋林殘照後,關路獨行時。
寇準的這種信念將在後來的某個特殊時期,拯救趙宋王朝,拯救天下蒼生。
而英雄,卻一直在獨行。
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寇準在西北任職期滿回到開封,任職三司度支推官。第二年,趙光義下詔命群臣上書平定邊疆之策,由於多年的西北軍旅生涯,寇準針對西北時局和宋遼軍事對峙的局面上書了一篇《安邊策》,文章原文已不可考,但據史書記載,趙光義非常欣賞寇準的軍事見解,將其提拔為樞密直學士。
任職樞密直學士這就厲害了,政事堂有的翰林學士院由翰林學士任職,樞密院也有自己的樞密直學士,指責與翰林直學士類似,參與樞密院的重大事務。樞密直學士與翰林學士同樣,都是宰執的儲備幹部,進入這個團體,離宰執也就是一步之遙。
正當寇準仕途將要步入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