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帝師朱熹,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果說宋朝眾多歷史人物裡,有形象被後世嚴重歪曲的,朱熹一定榜上有名。

後世一提起朱熹,常常首先想到“程朱理學”,想到他的名言“去人慾,存天理”和“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想到他與兒媳婦扒灰,想到他與尼姑通姦等等一系列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形象。

然而真實的朱熹與後世流傳的這些負面形象相去甚遠,作為帝師,他的一生完全擔得起聖賢的稱號。

一個正直的人平白無故被誣陷被抹黑,自古便有之,而想要分辨清楚謠言和真相,是不容易的。

朱熹字元晦,祖籍婺源,建炎四年生於福建尤溪(今福建尤溪縣),家中排行老三,上面還有兩個哥哥,父親朱松是北宋末年進士,南宋初曾任尤溪縣尉。後來金兀朮搜山檢海捉趙構,南宋東南幾路全都亂了套,朱松帶著一家老小四處避難,直到金兵退走後又回到尤溪。

國難之際沒有堅守崗位而是帶全家跑路,朱熹回到尤溪之後自然是丟了官職,好在皇帝趙構本身也是個逃跑家,對下屬的逃跑行為並不是特別在意,朱松回來後雖然官職沒了,朝廷也沒問罪,一家人繼續在尤溪生活。

在進士父親的影響下,朱熹從小就飽讀詩書,早早就接觸到了《孝經》、《孟子》等經典名著,由於父親早年求學期間曾受二程學說影響,小朱熹也在童年期便接觸到了理學。

理學到底研究啥咱不懂,小朱熹也不懂,原本如果生活就這麼平靜的過下去有可能小朱熹會像我們普通老百姓一樣,一輩子也搞不太懂理學到底講的些什麼,但既然要成聖賢就必須要歷劫。紹興四年朱熹奶奶病逝,父親朱松回鄉奔喪,沒想到期間因為照顧不到老婆孩子,朱熹母親祝氏一個人無力照顧三個孩子,朱熹兩個哥哥在飢寒交迫中夭折。

痛失母親和孩子讓朱松備受打擊,也讓他把剩下的愛全部傾注到了小兒子朱熹身上,悉心教導兒子,朱熹也在父親的教導下學問日益精進。

紹興十二年,朱熹十三歲時父親朱松重病離世,臨終前將朱熹母子託付給了自己的至交好友劉子羽照顧,當時劉子羽人在五夫裡(今福建崇安縣五夫鎮),於是朱熹母子就來到了五夫裡投奔劉子羽。

劉子羽不是一般人,他是北宋末年抗金名將劉韐的兒子,劉韐當年在真定曾經提拔重用過岳飛,後來開封城破奉命出使金營,被金軍扣留想將其勸降,劉韐見回朝無望毅然自殺殉國,金人感其忠義,允許劉子羽將劉韐遺體運回崇安安葬。

到了五夫裡之後,朱熹認劉子羽為義父,在劉子羽的照顧和教導下,朱熹繼續發奮讀書,紹興十八年科舉中第,名列五甲第九十名,被賜予同進士出身。

五甲第九十名看起來毫不起眼,可要知道古代科舉考試,能透過鄉試會試的已經很了不起了,在最後的殿試中名次差了點兒並不說明學問不好,頂多就是跟三甲進士相比略有遜色而已。

不過畢竟不是高科進士,朱熹也沒能馬上做官,而是等了三年後參加了另外選拔考試之後得到了同安縣主簿的官職,在前往同安縣赴任路上,朱熹拜會了延平著名學者、南劍三先生之一的李侗,受其啟發,對自己曾經深入學習過的理學有了新的感悟。但因急於赴任,此次的求學並未持續多久。

到了同安縣之後朱熹吃驚的發現,一個小小的同安縣居然社會矛盾尖銳,官民對立嚴重,而一切問題的根源就在於朝廷賦稅過重。

紹興二十三年正式秦檜在朝中一手遮天的年代,南宋百姓要同時遭受統治階級和金國的盤剝,還要負擔國家巨大的軍費開支,民間賦稅能不重嗎?

秦檜把持朝廷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但朱熹讀了這麼多年聖賢書,對於民間疾苦不能不管不問,為民請命的使命感驅動他不斷上疏,請求減免賦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