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五路伐夏,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安排完大刺兒頭蘇軾,神宗開始琢磨著實現大宋王朝偉大復興的第一步,滅西夏。按照他的戰略構想,先滅西夏,再收幽雲,再復遼東,再圖西域。這張餅有些大,但是第一個一定是西夏。

西夏雖然國力稍弱,但畢竟也立國四十多年了,國家法度、機構健全,百姓有著明確的國家觀念,而且跟中原內地語言文字都不通了,想輕易征服哪有那麼簡單。

熙寧變法之後,國家攢了很多錢,在後勤和國力上完全夠跟西夏幹一仗,但西夏穩定的局勢一直讓神宗很難下定決心出兵,王安石離開之後的元豐年間,神宗越來越沉穩,他知道想要滅亡一個主權國家,必須要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天時地利人和三個因素裡,天時最為重要,元豐四年五月,天時來了。西夏邊將向北宋朝廷上疏,國家內亂,太后謀反幽禁皇帝,請求北宋發兵討伐太后。

接到奏疏的神宗有點兒迷,最近關於西夏內亂的奏報已經好幾封了,眾說紛紜也不知道到底亂成了什麼樣子,現在西夏邊將親自上疏,恐怕是真的亂成一鍋粥了。

此時不發兵滅夏更待何時?

衝動之後,神宗經過謹慎考慮,派人給西夏送去了國書,國書裡也沒什麼特別的,就是問候問候西夏皇帝李秉常,哥們兒你最近還好嗎?

這封不懷好意的國書如同泥牛入海,沒有任何迴音。

你見過一個國家外交部癱瘓的嗎?西夏就是這樣,國書傳達完之後神宗明白了,西夏這回是真有難了。趁你病要你命,要滅西夏就在此時,猶豫就會敗北。

從一國之君的角度來看,派兵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安排合適的將領出徵,漢軍唐軍再能打,沒有衛青霍去病和李婧侯君集,照樣打不過匈奴突厥。

三軍易得,一將難求。

神宗朝最能打的無疑就是王韶,畢竟熙河開邊征戰千里,回朝之後河州被圍還能千里奔襲回去一舉全殲木徵軍隊,這戰績跟衛霍相比是差點兒火候,但放在北宋歷史上那就是不世出的名將,狄青以後就這一個。

可問題是,元豐四年六月,王韶病逝。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王韶雖然病逝,伐夏大計不能耽誤,神宗經過慎重考慮,選擇了李憲擔任主帥。

李憲是個宦官。

樞密使孫固一聽說神宗安排宦官做主帥,當時就明確反對,問神宗,滅國這種天大的事,用一名宦官做主帥,難道文武百官士大夫們就不能為國盡忠了嗎?

孫固雖然強力反對李憲做主帥,但神宗的安排其實是有道理的,李憲雖然是宦官,但有宋一代能打的宦官比比皆是,李憲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王韶熙河開邊時,李憲是王韶最重要的助手,跟隨李憲打了很多仗,與木徵決戰時更是身先士卒拼死作戰。王韶回朝擔任樞密副使後,李憲更是獨自負責熙河路的軍務,多次打退吐蕃諸部的進犯。

可以說,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李憲都是伐夏主帥的最佳人選,孫固的反對純粹是攻擊人家身體缺陷,宦官怎麼了?宦官就不能報效國家戰死沙場嗎?你孫固軍界第一大佬你怎麼不親自領兵去伐夏呢?

在樞密院的強烈反對下,神宗不得不做出妥協,李憲不能總領徵夏大軍對吧,那我讓李憲領一路,另外再額外派四路共計五路大軍,分別從五個方向進攻西夏,這總行了吧。

孫固再次反對,五路大軍出征而無統一主帥,根本無法協調指揮,大軍必出亂子。

神宗問孫固,主帥李憲你說是宦官不讓用,五路並進不設主帥你又不讓打,你說該派誰任主帥?

呂公著當時也已經從地方回到中央任知樞密院事,一聽神宗這麼說趕緊接話,既然沒人可用,那咱就不打了吧。

孫固一看好同事唱雙簧,趕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