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烏臺詩案,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王安石淡出中央,神宗開始親自推行改革落實新法,套用一句很時髦的話就叫做“要把改革進行到底”。

王安石在的時候,國庫收入增加,實現了“開源”。王安石離開後,神宗琢磨起了如何改革官制減少官員數量,實現“節流”。

如何裁撤冗官是個大問題,一旦做不好與官僚集團矛盾激化,將會對皇權造成嚴重威脅,神宗在元豐初年一直沒敢貿然啟動官制改革,害怕引起動盪。

神宗害怕皇權受到威脅,但偏偏有人主動威脅皇權。元豐二年四月開始,不斷有諫官上疏彈劾遠在湖州任職的蘇軾,說蘇軾誹謗朝廷,攻擊新法。

說起來,距上次神宗看到蘇軾的名字已經過去了八年了。八年前,前途無量的閣臣蘇軾因不滿新法自請罷官去了外地做官,而他這八年在外地任職期間可以稱得上是頗有建樹。

離京之後蘇軾第一站去了密州(今山東諸城市),接著調任徐州。在徐州時恰逢黃河水災,暴漲的洪水衝到了徐州城腳下,下屬都勸蘇軾趕緊逃命,蘇軾嚴厲說到,

我是此地父母官守城有責,絕不能丟下徐州城不管。

在蘇軾的排程安排下,徐州當地的駐軍也參與進抗洪搶險,為了減少洪水向城內灌注,蘇軾帶領大家冒死把沙袋堵在城外漏水的缺口處,這樣大水一來把沙袋壓實,反而把缺口堵的緊緊的,大大減少了城牆滲水。

不辭勞苦的巡查加上智慧再加上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最終徐州城百姓在蘇軾帶領下擋住了洪水的進攻,城市安然無恙。

抗洪搶險完了之後,蘇軾又在徐州修建了一系列的抗洪工事,接著奉命調任湖州,就任湖州知州後,蘇軾依慣例給朝廷上了一道謝表。

就是這道謝表,掀起了諫官們對蘇軾的攻擊浪潮。彈劾蘇軾的諫官實在太多,其中頭銜最高的是御史中丞李定。

李定這麼恨蘇軾,要說也跟蘇軾自己作妖有關。當年李定母親去世但新法施行走不開,舊黨就彈劾李定不服母喪賴在朝中不走,這事兒本來跟蘇軾半毛錢關係沒有,可蘇軾就是看不慣。

行,你看不慣你也寫奏疏彈劾李定,蘇軾偏不,寫文章嘲諷李定。蘇軾的文壇地位大家都懂的,他要是明著來可能還不算啥,他這麼一嘲諷,李定出名了。但牆頭掛糞桶,出的名臭名遠揚,李定恨不得親手宰了蘇軾。

回到謝表本身,蘇軾在謝表裡說,

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

李定就說了,不適時?現在正是新法實行的年代,怎麼就不適時了?朝廷裡新進的官員都是新黨,你蘇軾不能追陪是幾個意思?不還是反對新法嗎?老不生事又是什麼意思?意思就是你們舊黨受了委屈,現在不敢吭聲,只能委曲求全的生活嗎?

蘇軾的《答湖州謝表》我看過,文辭優美語言精練,文章的主要意思是陳述了自己才疏學淺不能在朝中勝任,只能在地方上做一些微小的工作報答皇恩。

要說這文章好吧,確實好,大家可以搜搜百度就能搜出來,蘇學士的文筆真的是太好了,才華隔著螢幕都能溢位來,文章讀起來朗朗上口,內涵與韻律俱佳。

要說這文章不好吧,說實話有點兒酸,讀完了都能感受到蘇軾這個大文豪的酸味兒,皇上啊我這水平是真不行啊,我就活該在各地輾轉,朝廷裡只有你相中的那些人才有資格執政,我肯定是不行啦。

就差給神宗說,皇上啊你咋就那麼喜歡王安石呢?你咋就不喜歡我呢?我跟王安石你選一個吧。

酸不溜秋的蘇東坡叫人忍俊不禁,可到了諫官那兒就不是忍俊不禁了,是趕盡殺絕。

以李定為首的臺諫官員對蘇軾實施了添油加醋式的彈劾,並且在奏疏裡發揮了天馬行空的想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