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烏臺詩案,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力,拼了命的潑髒水,終於讓神宗覺得,蘇軾是不是真的有問題?
真的假不了,為了把事情調查清楚,神宗安排御史臺親自辦理此案,把蘇軾從湖州請回來,好好嘮嘮。
元豐二年七月,御史臺派人千里奔赴湖州,帶回疑犯蘇軾回京,將其投進了御史臺獄。御史臺在漢朝時種了很多柏樹,又有大量烏鴉在樹上築巢,所以御史臺又稱烏臺,蘇軾因詩文下御史臺獄,此案又稱烏臺詩案。
蘇軾被下獄後,諫官們發揮了掘地三尺的精神,把蘇軾以前的大量詩文都揪了出來,生拉硬拽的把其中詞句定為攻擊新法、攻擊朝廷的罪證。
一句話,就是瞎幾把扯。
由於蘇軾是國家高階官員,御史臺不敢用刑,於是就言語恐嚇、辱罵、汙衊附帶著無休無止的審訊,晚上不讓睡覺等等下三濫手段,就這麼審了三個月,御史臺審出結論了,準備給蘇軾定罪。
按照御史臺的意見,蘇軾就是死罪,可最終蘇軾的判決結果出來,卻是流放兩年,但朝廷法外開恩只判處貶謫黃州。
真是怪了,御史臺都能直接抓人權勢熏天,想要搞死蘇軾還不簡單嗎?
不簡單,因為大宋王朝是徹徹底底的法治社會,任何人任何機構都不能跳出法治的範圍之外給人治罪,哪怕你再怎麼權勢熏天。
在之前王安石司馬光因為阿雲案對噴的時候我們介紹過北宋的刑審制度,案犯經過有關部門偵辦案情後,需要由刑部審刑院複核案件,再由辦案部門提起公訴,最後由大理寺最終判處。
御史臺的調查報告經過審刑院複核後,剔除了大量牽強附會的說辭,給御史臺的結論來了個大縮水,大理寺拿到御史臺的調查報告和審刑院的複核報告後,按照法律嚴格執行,最終得出了流放兩年,但複核特赦條款免罪的結論。
辛辛苦苦羅織了一大堆罪名居然被大理寺給攪黃了,李定簡直怒不可遏,接連上疏要求對蘇軾嚴懲,不能特赦而一定要誅殺。同時也對大理寺進行了彈劾,斥責大理寺判決結果無法懲戒蘇軾的大逆不道行為。
不過很可惜,御史臺後來的這些彈劾只是打嘴炮,無法從法理上駁倒審刑院和大理寺的結論,事實勝於雄辯,法律自有準繩,既然已經有了明確的結果了,那就按大理寺的判決執行吧。
但是神宗猶豫了,元豐年間神宗已經在親自主持新法的推行,蘇軾誹謗朝政以前是攻擊王安石,現在簡直就是赤裸裸攻擊自己,就這麼放過蘇軾,是不是太便宜他了?
神宗還在猶豫中,一封來自江寧的奏疏送到了面前,從不過問朝政的王安石勸諫神宗放過蘇軾,“豈有聖世而殺才士乎?”
屢屢與蘇軾政見不合的王安石都能如此寬宏大量,當皇帝的難道就真的容不下一個蘇軾嗎?表面臣子實際老師的王安石觸動了神宗的心,避免了錯殺忠良。
元豐二年十二月底,蘇軾的判決結果宣佈,貶謫為黃州團練使。
宦海沉浮和人生的起起落落給蘇軾帶來了坎坷曲折的感情經歷,這些悲苦的感情經歷也給他的詩詞創作帶來了大量的素材,烏臺詩案案發前他在密州任職期間,回首自己遭貶外放和去世已逾十年的妻子王弗,寫下了那首千古名篇《江城子》。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王弗死後,在蘇軾身邊陪伴他的是王弗的妹妹王閏之,無論後來在多地奔波或是遭誣陷下獄,王閏之都與姐姐一樣對蘇軾不離不棄始終相伴。
蘇軾出獄之後,王閏之陪伴蘇軾前往黃州謫居,在她的陪伴和照料下,蘇軾逐漸從烏臺詩案時那種萬念俱灰的狀態中走了出來。
官場失意,文壇耀眼,在黃州的數年裡,蘇軾在文學領域又達到了一個巔峰,元豐五年,黃州當地過寒食節,蘇軾有感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