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輕佻天子,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朝廷裡的內鬥到了這個份兒上,已經鬥無可鬥,再鬥下去就是新黨無休止的內鬥。章惇知道該收手了,畢竟西北的西夏奄奄一息只剩一口氣,熙河路在哲宗年間也有不少戰果,不如乘勝追擊擴大戰果,徹底消滅西夏,實現當年王安石和神宗的小目標。
然而就算是這個小目標也無法實現了,元符二年十二月,哲宗不行了。
從咳嗽痰多,後來逐漸越咳越厲害,接著開始咳血,哲宗從小就體弱多病,一開始沒當回事兒,總想著能治好,可這次眼看著病情越來越重,到了元符三年正月裡,已經病的上不了朝了。
元符三年哲宗才剛剛二十五歲,可謂是大好青春,可病來如山倒根本無力迴天,正常來講皇帝眼看著要不行了都要提前準備後事,以免身後政局不穩,被繼任皇帝清算。
可哲宗畢竟還是年輕,他覺得自己能挺的過去,太醫開的藥方治不好病,他便開始服用丹砂。
宋朝崇道,道士喜歡煉丹,丹砂就是煉丹煉出來的,這玩意兒一般沒啥別的好處,就是重金屬含量高。
吃了丹砂的哲宗一瀉千里,連交代後事的機會都沒把握住,正月沒出便撒手人寰,所有人都沒想到哲宗駕崩的會這麼突然,直到群臣上朝時被宦官領到福寧殿聽宣。
章惇曾布蔡卞一幫子大臣來到福寧殿,向太后坐在福寧殿東側隔著簾子,哭著告訴了大家哲宗駕崩的訊息。
章惇一聽就知道壞了,哲宗死的太突然,根本沒來得及立皇嗣。哲宗生前劉婕妤曾經生過一個兒子,但幼年夭折。按照宋朝禮法可以收養皇室之子作為皇嗣,也可以封自己兄弟親王尹京作為皇嗣。
考慮到哲宗本身年輕,皇室旁系跟他平輩的年紀都小不一定有孩子,所以最穩妥的辦法其實是由哲宗弟弟即位。神宗雖然三十多歲英年早逝,但好幾兒子都活到了成年,分別是申王趙佖、端王趙佶、莘王趙俁、簡王趙似、睦王趙偲。
以上五名親王按年齡大小排列。
果然,向太后宣佈完哲宗駕崩的訊息後就直奔主題,問眾臣,哲宗無子,但大宋不能沒有皇帝,請群臣商議即位人選。
章惇率先搶答,按照禮法,當立哲宗同母弟簡王趙似。
後世很多事後諸葛亮批評章惇浮躁、沉不住氣,上去就直接表態,主張成熟的政治家必須要穩重不能輕易表態。我看這些鍵盤俠們真是飯吃的太飽了,居然有膽量評價一名首相的政治覺悟。
只有大企業裡不受關注角落裡的人才能不表態,只要是在官場混的,不表態是不可能的,尤其是章惇這種當首相的常年位於政治鬥爭的核心,必須第一時間表態,而且態度一定要強硬。
別說首相了,去縣政府開個會,看看縣領導們是怎麼商量事兒的,有爭論有碰撞才會有進展,政治不是請客吃飯你好我好,而是激烈交鋒後的彼此妥協。
向太后顯然不願意妥協,而是話鋒一轉,老身沒有嫡子,所有皇子都是神宗之子,大家商議一下誰來入繼大統?
這一招極為巧妙且直擊要害,哲宗生前由於始終保持著強烈的求生欲,沒有立皇嗣,也沒有考慮到其他身後事。但凡他能想象到自己突然駕崩,也該立遺囑傳位給自己同母弟簡王趙似,或者最起碼尊自己生母同為太后,把生母朱太妃的地位提上來。
只要朱太妃地位上來了,今天垂簾的就至少要是兩位太后,也就意味著神宗皇帝是有嫡子的,簡王趙似即位實至名歸。
皇子以母貴,朱太妃地位沒提上來,簡王始終就不是嫡子,競爭起來就會吃虧。
章惇是想讓簡王即位的,畢竟哲宗同母弟,即位後肯定會堅持父親和哥哥的政治路線,有利於新法繼續施行,也有利於國家穩定。
但向太后肯定不願簡王即位,朱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