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輕佻天子,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妃已經一個兒子當了皇帝了,再有一個兒子當皇帝,她這個太后還有什麼地位?幸虧哲宗生前沒來得及立皇嗣也沒來得及尊朱太妃為太后,自己一定要憑藉太后的身份抓住這次皇位繼承的主動權,只要別人上位,後宮、朝廷就永遠有自己一席之地。

章惇看向太后見招拆招,那就索性把水攪混,說國賴長君,當立申王趙佖。

話一說出,滿朝譁然,因為申王有眼疾,沒辦法處理朝政,根本當不了皇帝。

章惇胡攪蠻纏,向太后可精明得很,回答說申王雖長,緣有目疾,依次當立端王。

眼看著端王要得位,章惇不願放棄,再次堅持說到,輪長幼應當立申王,論禮法應當立簡王,無論如何不該立端王。

向太后素來了解章惇的行事風格,定在槓頭上不得不強勢起來,怒斥章惇,都是神宗皇子,豈能如此區分,哲宗曾經說過端王仁孝遠勝他人,立端王也符合先帝意願。

眼看著太后首相僵持不下,樞相曾布發話了,說章惇之前可從來沒跟我們商量過,我們聽太后旨意。

樞相一表態,其他人知道權力天平朝哪兒倒了,於是蔡卞、許將等宰執也紛紛表態,聽太后的。

史書記載,章惇默然。

得到大多數人支援的端王趙佶很快入繼大統,說趙佶大家可能有些陌生,他還有一個千百年來民間耳熟能詳的名字:宋徽宗。

北宋的最後一幕,將由徽宗親自拉開。

值得注意的是,在宋史《徽宗本紀》中有這樣的記載,章惇認為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故而堅決反對端王趙佶即位。彷彿後來釀成慘劇都拜徽宗所賜,而章惇早在一開始就看出了這場悲劇的萌芽。

這麼說實在是有些過於神話色彩了,徽宗即位當年僅十八歲,以當年的情景,好與不好根本看不出來,這番話恐怕是修史書的蒙古人借章惇之口給徽宗潑的髒水。

不過也不算髒,因為徽宗這個人吶,確實很輕佻。

相傳徽宗出生之前,神宗曾在宮裡看到過南唐後主李煜的畫像,感嘆李煜儒雅。沒想到剛欣賞過李煜的風采,徽宗就出生了。少年時代因為上面好幾個哥哥,母親地位也不高,徽宗明白皇位基本上跟自己是無緣的,於是發憤圖強拓展王爺的專業工作-享樂。

從小刻苦享樂的徽宗書法、繪畫、花鳥蟲魚、足球等愛好無一不通無一不精,尤其是書法,年紀輕輕就有著極深的造詣,在前人書法藝術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徽宗版的瘦金體書法獨步天下。上海博物館收藏了一副徽宗的《千字文》,每一個字都蒼勁有力運筆精妙,足以見得作者深厚功力。

多才多藝又熱愛享樂,對於一個親王來說就是幹好了本職工作了,只是可惜,命運給徽宗開了個玩笑,向太后一紙詔令,端王進宮繼承大統。

哲宗死的太突然,即位的訊息來得更突然,不容徽宗推脫,幸運女神的眷顧已經把他推向臺前。

元符三年正月,端王正式即位,是為宋徽宗。

向太后在徽宗即位過程中作用最大,群臣和徽宗都力主向太后垂簾聽政,其實十八歲的徽宗已經完全有能力親政了,但畢竟新皇即位要謙虛低調,給向太后的尊崇還是不能少的。

向太后垂簾聽政,第一件事就是打發章惇出任哲宗山陵使,朝廷裡的事兒不用管了,全權負責哲宗治喪委員會事宜。

老皇帝駕崩,首相要出任山陵使負責陵墓修建,這是宋朝的政治傳統,向太后安排的也沒錯,只是大家都沒想到會安排的這麼快這麼利索,章惇無奈之下只能走馬上任。

章惇離開朝廷,可朝廷不能不辦事兒。由於章惇多年的橫行霸道,在哲宗朝幹了好幾年“獨相”,中書只剩下蔡卞許將兩位副宰相。為了補充新鮮血液,需要提拔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