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川北失守,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開始蒙古西路軍戰略目標只是佔領四川,只是後來作戰形勢順利便趁勢沿江南下,而在蒙古人原先的作戰計劃裡,川陝戰場本該是最難打的一個。

金國滅亡後,遠在陝西邊陲的秦州、鞏州一帶還盤踞著一股勢力,金將汪世顯佔據秦鞏二州負隅頑抗堅決不肯投降。

這個汪世顯雖然是金國將領,卻並非女真人,而是汪古部人,後世一提到汪古部人總是會給其加個定語叫蒙古汪古部人,而實際上在當時的蒙古高原,除了乞顏部周邊幾個核心蒙古部落,其他部族比如塔塔爾部、克烈部、乃蠻部根本就不認同蒙古的概念,大家只不過同在草原大漠討生活而已,誰跟你同源同種。

有時候不得不感嘆蒙古人統戰工作做得好,自從鐵木真崛起之後,蒙古高原上所有部族都被裹挾進了“蒙古族”的概念裡,但雖然鐵木真的黃金家族一直堅持打蒙古族的概念,當時的草原諸部並不買賬,比如汪古部,對蒙古人其實一直若即若離,自己給金國和睦相處了上百年,突然你蒙古出來了,你要打金國我沒意見,要我跟著你賣命我可沒興趣。

由於汪古部緊鄰漢地,距離鐵木真乞顏部距離太遠,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裡鐵木真也沒把汪古部當回事兒,等到南下伐金時,汪古部已經沒辦法遊走在蒙古和金國之間,不少汪古部人選擇了站在金國這邊對抗蒙古。

汪世顯就是站金國這邊的汪古部人,原本在長城北生活,宣宗貞佑二年參軍,因戰功逐漸升遷做了一名基層軍官。後來宣宗南遷,汪世顯就跟著一同來到了陝西鞏州,金末陝西動盪群盜四起,汪世顯多次率軍平叛,哀宗死後,秦州守將欲自立門戶,但汪世顯仍然忠於金國不願受其約束,於是先下手為強幹掉了秦州守將,秦鞏二州都歸到了汪世顯麾下。

儘管有心為國家盡忠,但哀宗畢竟死了,金國也亡了,汪世顯連個完顏家的皇子都找不到,盡忠也無從談起。亂世裡僅靠兩個州很難立足,於是汪世顯決定南下投宋,多次向南宋四川制置使趙彥吶那裡派遣使者請求歸附。

汪世顯帶著手裡兩個州前來歸附,這麼大的事兒趙彥吶不敢做主,趕緊派人彙報給了朝廷。原本朝廷想要北伐收復中原,如果能在川陝有所突破將會給中原戰場以極大的支援,但很奇怪,趙彥吶往朝中彙報了好多回,在首相鄭清之的堅決拒絕之下,朝廷給的指示都是不準接收汪世顯歸附。

我們在前文中介紹過,鄭清之是主戰派,按道理說主戰派應該有所意識宋蒙之間必有一戰,但鄭清之還是拒絕了,也許是對金國降將心存戒備,也許是害怕四川再發生一次吳曦謀反,總之汪世顯沒能歸附南宋,始終孤懸在西北一隅。

兩方勢力對戰,有時候第三方勢力往往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這些第三方勢力你不去爭取,別人就一定會去爭取。汪世顯屢次請求歸附南宋均告失敗,端平二年十一月,蒙古人來了。

蒙古西路軍由窩闊臺次子闊端率領,從陝西南下原本想要直取四川,但只是攻破了南宋在大散關外的四個州縣,未能攻入大散關以內。闊端見南宋防守森嚴,便轉而北上來到鞏州城下,對汪世顯圍而不攻,並派人不斷進城勸降。

南宋的漠然態度使得原本不願降蒙的汪世顯沒了選擇,蒙軍久圍之下鞏州必破,抵抗就是屠城,為了保全家族和全城百姓,汪世顯終於降蒙。

鞏州降了,附近的秦州在汪世顯部將帶領下也投降了蒙古,汪世顯的秦鞏二州亡國金軍正式加入蒙古。

汪世顯降蒙帶來了一個極為嚴重的後果,秦鞏二州與四川接壤,多年以來汪世顯多川陝一帶山川道路非常熟悉。端平二年十一月,在汪世顯的帶領下,蒙軍輕鬆攻破大散關,接著勢如破竹般連下武休關。興元、逼近沔州。

沔州是四川西部一座軍事重鎮,當時四川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