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蔡州雪恥,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在南宋正式出兵北上攻打蔡州之前,其實從朝中到京西湖北制置司關於是否出兵的爭議仍未完全平息,史彌遠雖然已經決策要出兵,但還沒等正式出兵人便已病死,到底要不要出兵,決定權落到了前線最高統率、制置使史嵩之手上。
讀史是一件苦差事,尤其是一些重大歷史事件,不同史料有不同記載,但涉及細節卻又都語焉不詳,很難絕對真實還原歷史真相。但關於此次宋軍北上的決策過程卻有著清晰的記載,在孟珙的神道碑上還原了當時的情景:史嵩之本人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出兵,便找來孟珙商量,孟珙表示如果國家國力足以抗衡蒙古,那麼我們直接滅金就行,根本不用理會蒙古的借軍糧請求,但如果我們國力不足以抗衡蒙古,那就該帶著軍糧給蒙古,以防蒙古日後以軍糧為藉口大舉入侵。
孟珙沒有把話說說得太透,但史嵩之何等聰明,當然聽得出話外之音,國家與蒙古相比國力相差太大,金國滅亡在即又不能錯失良機,看起來南宋有的選,其實南宋沒得選,必須出兵滅金,也必須給蒙軍提供軍糧。
弱國無外交,弱國無主權,弱國在亂世裡只剩下身不由己。
紹定六年十月,孟珙率軍兩萬帶著答應提供給蒙古的三十萬石軍糧從鄂州出發北上,十一月來到了蔡州城下,見到了蒙軍主帥塔察兒。
塔察兒是蒙古四傑之一博爾忽之孫,也是當時蒙軍名將,對南宋如約而至非常高興,馬上與孟珙商定了兩軍的作戰計劃,蒙軍進攻蔡州北面和西面,宋軍進攻蔡州南面和東面。
雖說已經約好了各自作戰範圍,但蒙軍新近接收這麼一大筆軍糧士氣格外旺盛,塔察兒沒等宋軍開打便率先派部將張柔率五千敢死隊去攻城,蔡州雖然危在旦夕但金國軍民同仇敵愾,奮力還擊,敢死隊死傷慘重,張柔本人也是身中數箭從雲梯上掉了下來,孟珙見狀立即派部將前去把張柔救了回來,約定第二天共同夾擊。
這是孟珙與張柔第一次在戰場上相遇,也是唯一一次以盟友的身份並肩作戰,後來再在戰場上相見時,不知孟珙可曾後悔救過張柔一命。
後不後悔都是後話了,當務之急還是要先拿下蔡州。蔡州城南有一處潭水名叫柴潭,金軍在潭水中間豎了一座箭樓號稱柴潭樓,之前蒙軍數次進攻都被金軍從柴潭樓上用強弓勁弩射了回去。孟珙觀察柴潭樓地形後,發現下方柴潭水源是從旁邊的汝河而來,便連夜派兵在柴潭上游將水源堵起來,第二天一早來到柴潭一看潭水已乾涸大半,於是率軍來到柴潭樓底下直接將箭樓拆毀。
外圍防禦工事被拔掉,宋軍得以直面蔡州南城,當時的金軍實在是窮途末路了,城中弓箭炮彈幾乎打光,絕望之下居然把城中老弱婦孺殺死熬成人油,然後把滾燙的人油順著城牆倒下去,用來阻止攻城的宋軍。
如同困獸一般的金軍再次爆發出恐怖的戰鬥力,宋蒙兩軍攻城也再次受挫,為了減少傷亡,到了十二月,孟珙與塔察兒商議之後改用水攻,宋軍掘開城南汝河,蒙軍掘開城西練江,兩條河水灌入蔡州城,城牆終於被水泡壞倒塌。
南宋端平元年、金天興三年正月,最後的總攻開始了,宋軍攻入蔡州南門,蒙軍攻入蔡州西門。大部分守城金軍在巷戰中戰死,哀宗見大勢已去自縊身亡,近侍們在其死後按照女真習俗將其火化,宋蒙聯軍進入皇宮後哀宗屍體還未燒完,於是趕緊上前撲滅火焰,由宋軍帶走哀宗屍體大部,蒙軍帶走一隻手,各自回朝報功。
金國滅亡,對南宋而言自然是大仇得報一大快事,史嵩之在後方全境通告金虜滅亡的訊息,又派人把從蔡州繳獲的哀宗屍首和幾位被俘的金國官員送往臨安。
哀宗屍首到了臨安,經過朝廷商議,將其安放在大理寺獄庫以告慰宋朝列祖列宗。隨著哀宗屍首一起被送往臨安的還有幾名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