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蔡州雪恥,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官員,其中有一名叫張天綱的,金國亡國前任參知政事,來到臨安後臨安知府薛瓊問他,有什麼面目來到臨安?

金國雖亡,但人家至少戰鬥到了最後一刻,薛瓊到這份兒上再嘲諷就屬於自討沒趣了,果然,張天綱立即反唇相譏:

國之興亡,何代無之?我金之亡,比汝二帝何如?

比徽欽二帝何如?比徽欽二帝強多了,君王死社稷這份勇氣徽欽二帝他們有嗎?趙構有嗎?但凡這父子三人有一個人敢挺身而出大宋又何至於偏安江南成為南宋?

一句話噎死了薛瓊,薛瓊也不甘示弱,命人把張天綱押下去關起來,然後彙報給了理宗。端平元年史彌遠已死,理宗開始親政,對這個鐵骨錚錚的金國官員產生了興趣,於是第二天親自召見張天綱,希望可以將這位忠義之士收為己用。

皇帝親自勸降,也算給足了張天綱面子,可頑固的張天綱依然不買賬,只求一死,理宗不解,問他為何不怕死。張天綱回答說自己又何嘗不怕死?但自己深受皇恩,更害怕辱沒了臣節,為了保全臣節,自己不惜一死。

雖然張天綱不願歸降只求速死,但理宗卻不殺他,只是仍把他關了起來,接著派人去勸,南宋官員勸得久了,張天綱也煩了,就開始寫供詞,但供詞裡面依然把哀宗作為自己唯一的皇帝,決不投降。

歷史沒有記載張天綱後來的下落,也許是病死獄中,也許是遭到流放,但這位忠義之士在宋金兩國史料中都留下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某種程度上講,他的形象已經遠遠超過了對面勸他投降的南宋君臣。

臣節說起來虛頭巴腦,但是能守臣節卻不容易,後世明朝薊遼總督洪承疇曾經自擬了一副對聯:君恩深似海,臣節重於山。可明清松錦之戰後洪承疇降清,他的臣節被清朝官員嘲諷了一輩子,誰說臣節重於山了?堂堂一品的總督都守不住臣節,這叫哪門子的臣節重於山?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堅守,張天綱雖然是漢人,卻也是金國人,漢人是中國人,金國人也是中國人,為國盡忠的人終會被歷史銘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