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名將孟珙,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孟珙,字璞玉,棗陽人,自幼便在棗陽跟隨父親孟宗政抵抗金軍,是名將孟宗政的第四子。
宣宗南遷之後,曾想失北補南從南宋這邊彌補國力的損失,多次發兵南下伐宋。嘉定十年金軍攻打襄陽,孟珙料定金軍必然也要攻打附近的樊城,便向父親建議在城外的羅家渡設伏等待金軍,後來金軍果然從羅家渡過河想要攻打樊城,宋軍趁其過河過了一半擊其半渡大敗金軍。
樊城下擊敗了金軍,但金軍多路出擊仍然頗具威脅,孟宗政很快又奉命前往棗陽救援,宋軍到了棗陽城下立即與圍城的金軍展開血戰,亂軍中孟珙與父親走失,左突右衝之下看到父親白衣白馬苦戰於敵陣之中,立即高呼“吾父也”,然後冒死衝入敵人包圍圈,殺死數名金軍後將父親救出,宋軍也最終戰勝金軍解了棗陽之圍。
一戰打出威名,孟珙也因作戰勇猛被任命為基層軍官。接著在嘉定十二年,金軍再次南下,這次主帥是金國大佬、元帥右監軍完顏訛可,金軍剛到棗陽城下時原本想耀武揚威一番威脅宋軍投降,可沒想到孟珙在城牆上張弓搭箭連斃數人,嚇得不少金軍不敢上前。
小兵不敢上不代表金軍就沒辦法了,此次進軍聲勢浩大攻擊格外猛烈,各種大型工程機械都招呼上了。棗陽城戰況十分兇險。在此形勢下孟宗政也顧不得兒子們的安危了,直接派孟珙帶兵出城劫營,孟珙也不負所托,多次出城偷襲得手,殺死千餘名金軍。終於在孟家父子英勇作戰之下,金軍一無所獲狼狽撤軍,孟珙再次憑戰功升職,嘉定十六年被提拔為承信郎。
當上承信郎不久,父親孟宗政年邁病逝,孟珙去職為父親守孝,因戰事吃緊很快被起復代替父親繼續駐守棗陽。哀宗理宗相繼即位後,宋金邊境戰事漸漸平息,孟珙開始帶著棗陽駐軍在城外興修水利,攔河圍堰把城外一條八疊河引入田地灌溉,很快開墾出十萬傾良田。
戰爭年代很多田地荒蕪,老百姓寧願沿街乞討也不敢去開荒,就是因為荒地變成熟地期間需要沒有產出要餓肚子甚至餓死人。現在在孟珙的帶領下,城外荒地被開墾成了熟地,一部分由駐軍自己搞軍屯農,另一部分照顧不過來的就招募附近的流民前來種田,百姓一看都是現成的熟地,自然熱情高漲的前來種田,棗陽城內外一時之間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一片欣欣向榮的氣息。
有了良田,就有了收成,棗陽軍屯農加上農民所交賦稅一年下來有十五萬石糧食,孟珙又分出一部分士兵專業養馬,用打糧食的副產品秸稈、草料等餵馬,在基本不花錢的情況下又飼養出大量馬匹,保證了騎兵部隊的戰鬥力。
一支部隊到了戰場上,能保證戰鬥力的是裝備、是後勤,朝廷能提供的自然最好,朝廷供應不上的那就自己想辦法解決,雖然宋金短暫休戰,但孟珙知道當時絕非太平盛世,抓緊生產多攢幾年糧食,等往後一定有大用處。
孟珙在棗陽的苦心經營很快便派上了用場,三峰山之戰後金軍主力全軍覆沒,僅剩武仙隻身逃出,後來武仙到了南陽收攏殘兵,短短數月間居然又拉起了一支十萬人的軍隊,似乎已經恢復了金軍野戰實力。然而後來武仙北上救援開封失敗,率大軍回到南陽後又發現一個嚴峻問題:他的十萬大軍沒飯吃了。
蒙古鐵騎蹂躪下的河南民生凋敝,各個州縣糧食都不怎麼夠吃,南陽也一樣。三峰山之戰時金軍主力崩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斷糧,那滋味兒武仙可不願再嘗一遍了,河南凋敝京湖一帶宋軍防守森嚴,為今之計不如進入四川,憑藉天府之國再舉大事。
紹定六年正月,武仙率軍南下進入宋境,派部將武天錫進攻光化軍(今湖北老河口市),打算從此處進入漢水,然後沿著拖雷假道滅金的路線反其道而行之進入四川。
拖雷走了這條道,武仙覺得自己也能走這條道,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