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小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明章之治(2),春秋到清朝,上官小雅,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公元79年在白虎觀召集諸儒討論《五經》異同,並親臨主持,歷時旬月,又令班固將討論結果記錄整理,編成《白虎通義》一書,將儒學推向系統化、神學化,對此後中國曆代王朝的政治法律制度、思想意識、倫理道德,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漢章帝不但精通經學,又是歷史上一位有名的書法家。他尤其善草書,後世流行的“章草”,據說就是由於漢章帝的愛好而形成的一種書體。
力倡文教
漢明帝秉光武帝遺教,尊崇儒術,曾親赴太學,主持“大射”、“養老”等禮,又升堂講說,故上至宗室諸王大臣子弟,下至於宮廷衛士,莫不受經習儒。漢章帝更親赴闕里祭祀孔子,又召集當時名儒,群會於京師的白虎觀,討論諸經的異同,故學術風氣一時大盛。
建初八年(83年),選高才生受學《左氏春秋》、《穀梁春秋》、《古文尚書》、《毛詩》。因經學家多分歧,集中諸卿、博士等於白虎觀講議五經同異,並命班固將討論結果整理成書,名為《白虎通德論》(又稱《白虎通議》、《白虎通》),這部書系統地吸收了陰陽五行和讖緯之學,形成今文經學派的主要論點,是繼董仲舒以來儒家神秘主義哲學的進一步發展。改革曆法,始用李梵等所作的《四分曆》。
佛教傳入
隨著對外交往的正常發展,佛教已在西漢末年開始傳入中國。有一次,漢明帝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一高大的金人,頭頂上放射白光,降臨在宮殿的中央。漢明帝正要開口問,那金人又呼的一聲騰起凌空,一直向西方飛去。夢醒後,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朝會時,他向群臣詳述夢中所見,大多數人都不知其由。後來他有個博學的大臣說那可能是西域的佛陀,漢明帝聽說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陀,於是派使者赴天竺求得其書及沙門(沙音娑,亦作娑門,亦譯作桑門),並於洛陽建立中國第一座佛教廟宇——白馬寺。
外交
明章二帝執行開放的外交政策,很少用兵。不過二帝均派兵征伐匈奴,威服西域。不久北匈奴之餘眾在屢敗之後,乃向西遠徙。公元73年,漢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設定西域都護,從而進一步加強了西域與中原的聯絡。
不過,該地仍是不斷髮生戰亂,局勢頗不平靜。漢章帝即位之初,邊關再起紛亂,焉耆、龜茲、車師等聯合北匈奴,攻打中央政府的軍政駐地,形勢頗為吃緊。漢章帝召群臣商議對策,眾人皆欲暫緩,惟有司徒鮑顯力主馬上增援。漢章帝採納鮑顯的意見,派兵西進,解救了邊關危機。
不過對於是否繼續經營西域,漢章帝舉棋不定,大臣們也有爭論。由於確實存在人力和物力上的困難,漢章帝最終還是放棄了西域,詔令滯留西域的漢朝人員回國。但是經過班超的努力斡旋,西域各國都願意臣服於漢。而被漢軍打敗的北匈奴後來竟成為西羅馬帝國的剋星;而後來被唐朝打敗的突厥人同樣西遷,最後滅亡了東羅馬帝國。歷史就這樣使東西方各族和各國結下了相互關聯的不解之緣。
評價
明章兩帝承繼了光武之施政方針,勵精圖治。和文景之治一樣,明章之治均屬王朝初後不久出現的“治世”。但文景之治等前有短暫的動亂,後有“漢武盛世”接踵而來。而明章之治前承光武之治,二者同為東漢之鼎盛時期,其後再無盛世之再現,政治即趨向紊亂。其因應與西漢社會之弊病並未克服有關,一方面土地兼併、吏治敗壞仍頗為嚴重,另一方面,外戚干政、宦官擅權又逐漸加劇。於是東漢的黃金時代稍縱即逝,為時極短即轉入中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