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賴天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三章 道濟和尚,菩提道祖,唯賴天恩,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草一道募資的榜文。濟公道:“長老有命,豈敢推辭。只是酒不醉,文思不佳,求長老賞酒一壺,以助文筆。”長老即叫人買酒,濟公喝得快活,興致一上來,提筆一揮而就,榜文中有這樣的妙句:“下求眾姓,蓋思感動人心;上叩九天,直欲叫通天耳。”
這道榜文張帖出去以後,轟動了全杭州城,傳抄傳閱,連南宋皇帝也讀到了。皇上又見文中有“上叩九天”,“叫通天耳”等妙語,便派人押送三萬貫錢布施給淨慈寺重建成寺院。 妙嵩長老謝過皇恩,又找濟公商量如何去四川措辦建寺急用的大木材料。於是,濟公足足睡了三天,等到醒來時,突然大叫大喊:“木頭到了!木頭到了!”長老聽見,問:“木頭在哪裡?”'濟公說:“木頭已從錢塘江上運到寺裡的醒心井,叫人到井品口搭起木架,裝上轆轤,一根一根拉上來就是了。”一會兒,果然井中有一根大木頭露出水面。眾僧人用轆轤將木頭拉了上來,拉了一根,井中又冒出一根,一直拉到第七十根,在旁邊估算木料的木匠師傅隨口說了聲:“夠了!”話音剛落,井裡還有一根木頭再也不上來了。從此後,醒心井被稱為“神運井”,又叫“運木古井”,井上還建起亭子,那最後一根木頭就留在井底,讓人點了蠟燭系在長繩上縋入井中觀照,
淨慈寺重建後,雖有僧人住持,但都為時不長。於是,濟公又撰文《致少林長老書》,稱淨慈寺“欲再成莊嚴聖地,須仰仗本色高人”,“敬致一函,求作禪林之主”。不久,少林妙崧至杭出任該寺第二十九代住持。人稱“住持得人,名藍有光”,皆出濟公之功德。?
道濟訓曰: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從前生來葛藤,撈月叫得水冷。
而今抱個機關,飛入蓬萊山門。
一生都是修來的——求什麼,他家富貴前生定——妒什麼;
今日不知明日事——愁什麼,前世不修今受苦——怨什麼;
不禮爹孃禮世尊——敬什麼,賭博之人無下梢——耍什麼;
兄弟姐妹皆同氣——爭什麼,治家勤儉勝求人——奢什麼;
兒孫自有兒孫福——憂什麼,冤冤相報幾時休——結什麼;
豈可人無得運時——急什麼,世事如同棋一局——算什麼;
人世難逢開口笑——苦什麼,聰明反被聰明誤——巧什麼;
補破遮寒暖即休——擺什麼,虛言折盡平生福——謊什麼;
食過三寸成何物——饞什麼,是非到底見分明——辯什麼;
死後一文帶不去——慳什麼,誰能保得常無事——誚什麼;
前人田地後人收——佔什麼,穴在人心不在山——謀什麼;
得便宜處失便宜——貪什麼,欺人是禍饒人福——卜什麼;
舉頭三尺有神明——欺什麼,壽自護生愛物增——殺什麼;
榮華富貴眼前花——傲什麼,一旦無常萬事休——忙什麼。
道濟於宋嘉定二年五月十六日圓寂,得年六十,臨終前曾作一偈雲:
六十年來狼籍,東壁打到西壁。
如今收拾歸來,依舊水連天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