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賴天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四章 尹志平,菩提道祖,唯賴天恩,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尹志平是丘處機之後的全真教第六任掌教。尹志平,字太和,出生於1169年。尹氏家族本是“滄州大族”,後遷到山東萊州(今山東掖縣)。尹家是儒學世家,尹志平的先祖曾經有七人登進士第。尹志平自幼便有著異於常人的稟賦。3歲時,便能“見聞之事,耿耿不忘於懷”,5歲入學,便“能記《孝經》《論語》二經,雖使日記千餘言,猶有餘力”,可謂是個神童。

雖然以學習儒學開蒙,家族又是以儒傳家,但尹家也有陰陽學的家學傳統,尹志平的祖父深諳此道。尹志平受其影響,生來“清明氣貫,性與道合”,乃至於志向也不再是學儒入仕,而痴迷於玄學。少年日常所思,都是“祖先悠悠,不知所往,人之有死,亦自不知所歸”的問題,經常“坐於大桑之下,仰觀俯察”,以至於“心思惘然”“不覺心形俱喪”。

14歲的尹志平,遇到在濰陽行化的“全真七子”之首丹陽子馬鈺,就想跟從馬鈺出家修道,但家人極力反對。尹志平從家中逃出,跟隨馬鈺,但馬鈺不過一年便去世了,尹志平只能自己修煉。19歲時,他被家人強行召回,鎖在房中逼其放棄修道之念。可尹志平堅決不改修道志願,多次逃出,父母見難移其志,只得答應他出家。19歲的尹志平遂走出家門,拜在全真七子中長生子劉處玄門下,成為一名道人。

修道過程中,尹志平雖然求教於全真七子馬鈺以及劉處玄,但並未正式拜師。直到1191年,22歲的尹志平拜長春子丘處機為師,被收為入室弟子,這才算正式進入全真教。

丘處機對這位極為聰慧的弟子寄予厚望,要求他“出入雖跬步,嘗裂心,爾宜精進體之”,對他“特器異之,付授無所隱”,將道法真傳傾囊相授。尹志平不但受業於丘處機,而且四處巡遊,在山東各地行化,先後問道於全真七子之中的玉陽子王處一、廣寧子郝大通。王處一與他“握手談道,授以口訣”,郝大通更是為他解說《易經》,傳授他“皆世所未嘗聞”的心法。

可以說,全真七子中最有道行的馬、丘、劉、王、郝五位都指導過尹志平,所謂名師出高徒,合五位名師之力,尹志平很快便“真理融會,心光燁然”,其聲名也傳佈四方,“道業日隆,聲價大振,四方學者翕然宗之”。金朝濰陽千戶完顏龍虎,更是將自家花園捐給尹志平修建道觀駐錫,尹志平遂有了自己主持的道觀“玉清觀”。

作為玉清觀住持,尹志平以身作則,“領從耕稼,竭力管谷師友”,從而獲得老師丘處機的讚賞。尹志平主持玉清觀期間,丘處機長期寓居於此,師徒二人關係更為親密。

當成吉思汗請丘處機西行之時,最終促成丘處機應召的便是尹志平。成吉思汗的使者劉仲祿是透過尹志平才得以見到丘處機的,所謂“非先見尹公,必不能成此盛事”。在尹志平“將以斯道覺斯民,今其時矣”的勸諫下,原本“金宋聘命交至,皆不應”的丘處機才“決計北上”。丘處機啟程西行時,尹志平更成為隨行十八弟子之一。

西行路上,尹志平是丘處機的重要助手,一路照顧著古稀之齡的師父。西行結束,回到中原後,尹志平沒有和老師一起居住在燕京,而是繼續在山東等地傳教,並正式獲得了“清和真人”的道號,從此被尊稱為清和子。

尹志平不僅是丘處機宗教上的弟子和傳承者,在政治上也是老師最堅定的追隨者。他堅持用宗教教化統治者,並利用宗教身份盡力去拯救戰亂中的生靈。1223 年,山東出現民變,蒙古朝廷準備出兵征討。丘處機“聞山東亂,國兵又南下”,於是讓尹志平前往招慰:“彼方生靈,命懸砧鼎,非汝莫能救。”尹志平在山東有著崇高威望,因他的招慰,各地百姓“聞者樂附”,從而“所全活者甚多”。

雖然尹志平不是丘處機的大弟子,跟隨丘處機的時間在弟子中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震驚,師尊是我的未婚妻

灣溝洋芋

我有一個萬物空間,還能自動修練

三兩風吹

在末世忙著看傳說裝逼

殃隨禍心

炎神之錄

羽玲玲

文道風流

無名少年瘋子郎

七零空間物資:錦鯉長嫂養崽崽

賺錢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