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賴天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四章 尹志平,菩提道祖,唯賴天恩,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是最長,但他的修為卻在丘門弟子中是佼佼者。因此,丘處機希望他將來能擔起教門之責,“吾宗教託付,今見人矣”。

丘處機去世後,因大弟子趙九古已先於他去世,因此留下遺命,讓二弟子宋道安提舉教門事,尹志平副之。但宋道安年事已高,因此推舉尹志平為掌教:“吾老矣,不能維持教門,君可代吾領之也。”尹志平雖再三推辭,但因教眾合力勸進,遂繼任為全真教第六任掌教。

尹志平執掌全真教後,全真教又上了一個臺階。他完善了全真教傳承脈絡,設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郝大通、王處一、孫不二七位前輩靈位致祭。這與過去教內普遍只承認“四子”(即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為王重陽的嫡傳弟子不同,他將郝大通、王處一和孫不二與“四子”平等對待。

這麼做的意義,趙衛東的《金元全真道教史論》中指出:“這無疑有利於增強全真道各系弟子對教團認同感,也利於增強他們對長春宮祖宮地位的認同”。正是從尹志平開始,後世為人所熟知的“全真七子”才正式形成。

1232年,蒙古第二任大汗窩闊臺御駕親征,討金朝之河南。凱旋而歸時,尹志平率道眾到順天(今河北保定)相迎。窩闊臺在行宮內接見了尹志平,“賜座宣慰,諄復良久命退”。窩闊臺像其父成吉思汗尊敬丘處機一樣,對尹志平相當尊敬。

1235年,窩闊臺修建的都城哈剌和林建成,窩闊臺汗下旨命尹志平、李志常選高道到哈剌和林傳教:“皇帝聖旨道與清和真人尹志平、仙孔八合識李志常:我於哈剌和林蓋觀院來,你每揀選德行清高道人,教就來告天住持。仰所在去處齎發遞送來者。”這昭示了蒙古汗廷承認了尹志平的掌教地位,也意味著新任蒙古統治者延續了成吉思汗對全真教的支援政策。

1233年春,尹志平前往北京路講道、作醮,所過之地,“官庶出迎,望塵羅拜,以為希遇”。北遊講道回到燕京不久,尹志平又西入秦晉傳教。

在山西,他將崞州神清觀、沁城神霄宮、平遙太平興國觀、忻州通仙觀、定襄重陽觀、前高山玉虛白雲洞、平陽玄都觀等宮觀收為全真教道觀。他將全真教勢力大為擴張,使山西當地的全真道教眾人數和宮觀數量飛速增加,百餘縣中幾乎均有全真道派在活動並建有道觀。

進入陝西后,尹志平感嘆:“諸路宮觀,綽有次弟,獨終南祖庭荒廢,無人修葺。”他開始著力恢復全真教祖庭,經過努力,終南山全真教祖庭靈虛觀得以恢復。大量宮觀如終南山上清太平宮、樓觀宗聖宮、驪山華清宮、重陽成道宮、華山雲臺觀等等,被修復和重建,以輔翼祖庭,形成了規模巨大的祖庭宮觀群。陝西又成為全真教重鎮。

傳教修觀的同時,尹志平還集中教眾力量,編修《道藏》。從1237年開始,他派人四處蒐羅遺佚道經,由其弟子秦志安於平陽(山西臨汾)玄都觀總其事。秦志安在平陽玄都觀和李志全等人,將三洞四輔萬八千餘篇道書校讎補訂完整,並立二十七局,役五百多工,經過7年努力,於 1244 年編纂完成。

新《道藏》共計七千餘卷,增入“金蓮正宗記、煙霞錄、繹仙、婺仙”及全真道各祖師的文集、語錄及道典,仍稱為《玄都寶藏》。《玄都寶藏》經板初藏於平陽玄都觀,後來純陽萬壽宮落成,經板才移入其中。當時刻印一百二十藏,分藏各名山大觀。

《道藏》的編纂完成,不但昭示了全真教是道教正統,而且為文化傳承貢獻甚大。民國大學者陳垣先生便認為,《道藏》的編纂“將以承道家統緒,留讀書種子也”。

尹志平對全真教發展居功至偉,但他畢竟是修道之人,“素厭冗劇,喜山林”,對於掌教之職有不堪重負之感。

當年丘處機去世時,全真教眾藉著葬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震驚,師尊是我的未婚妻

灣溝洋芋

我有一個萬物空間,還能自動修練

三兩風吹

在末世忙著看傳說裝逼

殃隨禍心

炎神之錄

羽玲玲

文道風流

無名少年瘋子郎

七零空間物資:錦鯉長嫂養崽崽

賺錢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