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賴天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六章 宗教改革(三),菩提道祖,唯賴天恩,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加爾文1509年7月10日生於法國北部皮卡迪的努瓦榮。父親曾任主教的秘書,頗有名望。母親系堪布累一旅店主的女兒,不幸早逝。加爾文曾在努瓦榮一個貴族家庭裡受啟蒙教育。
1523年8月,努瓦榮流行鼠疫,加爾文隨貴族子弟赴巴黎,就讀於巴黎大學的馬爾奇學院。後來,他又進入拉伯雷學習過的
巴黎大學蒙太古學院深造。這時,路德宗教改革之風已吹進古老的學校校園,有人表示支援,學院領導則加以反對,鬥爭激烈。
1529年,一位支援路德的學生領袖竟被焚死。這場鬥爭不能不使加爾文受到影響。
1528年,加爾文畢業,獲文學碩士。他本想攻讀神學,迫於父命改學法律。1528年3月,加爾文進入奧爾良大學,就教於著名法學家雷圖瓦爾,並開始用人文主義觀點研究法律。1529年秋,義大利人文主義法學家阿爾恰提來法講學,加爾文長途跋涉去布林日聽講。他依然不忘情於神學,跟隨路德的支持者、德籍教師韋爾馬爾學習希臘語,研究《新約》。
1531年5月,加爾文的父親去世,他決定去巴黎專攻神學。他在巴黎研究了希臘文、希伯來文和拉丁文《聖經》,要求按照古代基督教的面貌改造羅馬教會,逐漸傾向宗教改革。最遲不晚於1534年秋,加爾文終於成為新教徒。有兩件事可資證明。一件事是,1533年11月1日,加爾文的密友科普在巴黎大學演講,公開引用德希德里·伊拉斯莫和路德的話為信仰得救辯護。
巴黎當局疑惑加爾文是起草人,下令追捕和抄家。加爾文只好逃離巴黎。另一件事是,加爾文的表兄、新教徒奧立韋唐譯《聖經》為法文,於1535年初出版。1534年秋,加爾文為之作序,公開支援受迫害的新教徒。
1534年10月,加爾文逃到巴塞爾,化名盧卡紐斯,繼續研究路德派的著作和《聖經》。巴塞爾商業發達,學者雲集,號稱瑞士的雅典。
1536年3月,加爾文在巴塞爾出版他的名著《基督教要義》。此書初版時僅六章,到1559年最後修訂版時達八十章,篇幅為初版的五倍。雖然加爾文對最後修訂版仍不滿意,但它不失為他畢生研究新教和在日內瓦從事宗教政治活動的全面總結,是宗教改革時期一部影響最大的新教百科全書。
1536年4月,加爾文去義大利訪問。由於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同德皇查理五世的戰爭重新爆發,加爾文打算繞道回巴塞爾或斯特拉斯堡,於1536年7月來到日內瓦。加爾文在這裡恰巧遇到老友法萊爾,經老友相勸停留下來,於是,原來只是偶然路過的日內瓦,竟成了後來加爾文宗教改革活動的大本營。此後,除了有三年多的時間(1538年4月—1541年8月)因市民中的保守分子掌握了政權,反對激進的宗教改革,加爾文被迫離開,除到斯特拉斯堡法國移民中充當牧師以外。
十六、十七世紀,歐洲資產階級剛剛興起,還不夠強大,不能建立同自己階級地位完全適應的意識形態,需要借用宗教作為自己意識形態的外衣。資產階級曾經一度找到路德教作為自己意識形態的外衣,但是不夠理想。路德叛變以後,資產階級繼續尋找真正適合自己階級利益的宗教外衣,於是加爾文教應運而生。
加爾文也主張信仰得救,但把它解釋成先定論。他認為先定論是他整個宗教觀的核心,不承認先定論就是否認上帝。加爾文說:先定論“乃是上帝的永恆旨意,就是神自己決定,他對世界每一個人所要成就的。因為人類被創造的命運都是一樣的;永恆的生命是為某些人前定了的,對於另一些人,卻是永遠的罪刑。”
原來,成功與失敗、永生和犯罪甚至貧富榮辱,在加爾文看來,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無法改變。用先定論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