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落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2頁,軍事資料百科,隨風落葉,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剛研製成功的強-5原型採用了兩門30機炮,安裝在機頭兩側,空速管在右主翼外端,下兩圖正好是強-5原型。由於這種機炮佈局在發炮時,炮口硝煙容易被進氣口吸入導致發動機停車,後改為在兩翼根處安裝兩門23機炮。因此最終定型時候,強-5左右翼各一門23毫米機炮,有6個外掛點,每個機翼下2個,機腹下2個,可掛飛彈、火箭、炸彈等。機腹位於內部武器艙艙門兩側的兩個外接點可各攜帶一枚重250千克炸彈。位於主起落架艙外側的兩個外接點通常攜帶57毫米或90毫米火箭彈吊艙。新近生產的強-5每側機翼下增設了一個pl-2(蘇聯k-13a&ldo;環礁&rdo;飛彈的改型)紅外近距空空飛彈掛點,用於自衛。

強-5有多種改型:強-5基本型,即原型;強-5甲是戰術核武器投擲專用機型,實際上是我國氫彈試驗的投擲機型,機身下部彈艙去掉艙門,形成一個大的凹陷,用以半埋式外掛體積較大的氫彈‐‐也說明我國當時的核武器體積還是比較大的。甲型機身內增加燃油2155升,機外增加1560升,增大了航程;加裝124廠的以燃氣螺栓為核心的彈射式彈架;採用5714廠的上仰甩投瞄準具;加裝核彈檢測與控制系統、電動鎖死彈鉤裝置。氫彈採用了高精度的彈傘延時器。甲型也為我軍提供了一種戰術核攻擊的手段,在對抗坦克叢集時有較大實際意義。1971年12月30日,該型26號機首次試驗甩投氫彈。不料周總理之前詢問的&ldo;如果投不下去&rdo;的問題應驗了,該甲型機被迫帶彈著陸。之後證明是一個關鍵螺絲旋多了一些。1972年1月7日,甲型機成功完成氫彈試驗。

強-5基本型經試飛後,正式裝備部隊,表現良好。強-5機內攜帶1000千克武器載荷而不帶外掛時,能勉強作超音速飛行。為了獲得所需要的作戰半徑,該機必須攜帶副油箱,但這樣又使在拋掉副油箱前只能作亞音速飛行。此外強-5在執行任務時,其飛行剖面通常是低-低-低或高-低-低-高,低空飛行的速度極限值規定為098。

但強-5航程較短等問題較為突出。1977年4月加大航程的改型機的方案開始實施。方案包括7項重大改進專案,如將炸彈艙改為油箱艙,加大主油箱,並增設一個軟油箱;改用加力推力為368千牛的渦噴-6甲3型發動機等,命名為強-5i。83年12月3日,強-51設計定型。

強-5i的研製要求動力更大,加速性要好,攻擊時又要有最小的穩定推力,以利於飛機減速瞄準和射擊。而渦噴-6甲3原來是為殲-63配套研製的,1977年殲-63停止研製後,該發動機一度失去匹配物件。渦噴-6甲3型發動機提高了推力,並增設了零級防喘系統,可以滿足上述要求。航空發動機設計人員將沙丘駐渦穩定性理論和火焰穩定器設計原理,應用於渦噴-6甲3型發動機的加力燃燒室火焰穩定器,使該發動機在可能達到的貧、高油範圍內,具有加力接通可靠、燃燒穩定的特點,排除了對飛行有致命危害的震盪燃燒。改進後發動機加力增加2,耗油率降低了15,效能有所提高。

強-5i型飛機在研製過程中,成功地進行了風洞、靜力、拋坐艙蓋、電網路、電磁相容性和前起落架擺震等試驗。試飛結果表明,該機航程和作戰半徑增大,著陸滑跑距離縮短130米,最大平飛速度、最大上升率、實用升限均有所提高。強-5i後來還採用了全複合材料雙梁式薄壁結構垂直安定面。該翼面的蒙皮、長桁條、梁、肋皆由碳纖維/646環氧樹脂複合材料製成。這使強5i型的垂直安定面直接減重195公斤,零件數量減少295,緊韌體數量減少45,取得顯著的減重效果,提高了維護效率。此項設計、工藝技術已推廣應用於殲-7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軍事資料百科

隨風落葉

活在亂世

混天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