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落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2頁,軍事資料百科,隨風落葉,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81式近程防空飛彈的飛彈儲藏、運輸及發射箱。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利於生產及作戰

81式的發射裝置採用四聯裝發射架。發射裝置由兩個可同軸俯仰的矩形架組成,每個矩形架的上、下各有條導軌,每條導軌上裝一枚待發飛彈。矩形架的前端各有兩個紅外導引頭護罩。發射架裝在可旋轉360度的平臺上,位於飛彈發射車的車體後部。發射架藉助車體兩側的液壓裝彈機進行裝彈,先由人工把飛彈放在裝彈機上,然後起動液壓裝彈機將飛彈裝填到位,總裝彈時間共約3分鐘。作戰時,發射架與跟蹤雷達同步。在採用光學瞄準具跟蹤目標時,發射架與主瞄準具隨動。

81式飛彈相控陣雷達火控車

81式的火控、制導系統的核心是裝備相控陣雷達的火控車,它能同時跟蹤和處理6批目標,並將所產生的各種資料透過兩對野戰電話線以數字形式傳送給飛彈發射車。這一切在今天看來平白無奇,但倒退回去30年在研製時可絕對是世界一流水平。相控陣雷達陣面不大,因此沒有採用美蘇的愛國者、s-300上的具有獨創性的空間饋電方式,而沿用了以往的輻射器饋電,波導和喇叭口等在陣面背後,也就是說,日本人實際上是將以往雷達的拋物面或卡塞格隆天線換成了鐵氧體移相器陣面,這樣實現相控陣技術難度不大、研製進度快,而且由於天線陣面小,波長選取在5厘米波段,鐵氧體的數目也不多,這又降低了製造和除錯難度,也減少了成本,提高了經濟性。就是這樣的精打細算,日本才能夠成為第三個將相控陣雷達技術投入實際防空飛彈型號的國家,而且至今為止,81式是第一個也是唯一在近程防空飛彈系統上運用相控陣技術的。由此可見日本工業體系的巨大戰爭潛力。

81式飛彈相控陣雷達火控車

81式有全自動和半自動兩種工作狀態,不過由於日本工業自動化水平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因此其一般在全自動狀態下進行戰鬥,由此甚至導致過部分陸自官兵進行考核時,在半自動狀態下顯得行動緩慢、無所適從,陸自曾經專門為此事進行過&ldo;整肅&rdo;,這雖然反映的是訓練情況,但從一個側面也可見81式的技術水平。另外由於日本陸自常和美軍聯合進行靶試演習,當81式首次在美軍防空炮兵的軍官和技術人員面前亮相時,他們都無不對其高於愛國者的自動化程度表示佩服。

81式的火控計算機和作戰系統是東芝公司在美國ib公司指導下完成的,中央處理器運算速度達到了700萬次/秒,這在當時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在高速的計算機幫助下,系統實現了空域管制、空情判斷、目標搜尋、敵我識別、威脅評估、目標分配、跟蹤和火控的全自動化。高效能的硬體加上良好的作戰軟體和人機介面配合使得系統反應時間只有5秒,只需一名操作員就可完成作戰任務。火控計算機配有大容量軟體包,能自動對所有空情資訊進行處理,可同時處理來自搜尋雷達的20個被監視目標的資料,並從中選擇和跟蹤8個威脅最大的目標,發射裝置的轉動、飛彈發射順序控制以及採用多感測器制導的最佳制導方式選擇都由計算機實施。當武器系統處於全自動作戰狀態時,從目標探測到殺傷效果評估的全過程都無需外部的介入而自動完成。在計算機的控制下,該系統自動完成目標的搜尋、分析、評估和識別、攻擊目標的選擇、對目標的跟蹤及引數計算、飛彈的選擇、發射與制導及殺傷評估裝置的啟動。

◎改進與後續發展

81式飛彈系統從1966年到1978年的全部研製經費為3500萬美元,1981財年提出的專案預算為640萬美元。1982年底的飛彈售價為22萬美元,兩套發射裝備和一部火控系統價格為760萬美元。1994財年,每枚飛彈單價上升到28.9萬美元。截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軍事資料百科

隨風落葉

活在亂世

混天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