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章 君子遠庖廚,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才行。”

張原道:“要傳遞考卷、又要找人割截、聽說要驗草卷又能立即命人放火,這就表明貢院中有一夥人聯合作奸犯科。一個人作惡獨來獨往不好查,這麼多人合謀總有破綻和漏洞落在其他人眼裡,貢院那麼多人,難避耳目,只要查,不難查到。”

楊漣點頭道:“一定要嚴查,此事對吳閣老影響很大,吳閣老定會一查到底。”內閣中吳道南是親東林的,若吳道南因為科舉案被迫辭職,那東林人在朝中完全說不上話了,自萬曆四十一年的李三才案後,東林黨人對浙、楚、齊三黨已呈節節敗退之勢,葉向高被迫致仕星、高攀龍這些東林首領至今未得敘用,所以必須藉此次科舉案予以強烈反擊。

讓楊漣暗暗高興的是:因為張原的關係,浙黨已經出現分裂,商周祚肯定是要支援吳道南查處這次陷害張原的科舉案,還有這次捷春諱的浙黨名士張聯芳,也是極有交際能力的,沒有理由會與自己的族侄作對吧——

張原道:“楊老師,考生中流傳會元沈同和與第七名趙鳴陽聯號作弊,這事現在鬧得很大,必須要吳閣老留意,莫要被矛頭指中。”

張原當然是要站在吳道南一邊的,吳道南現在是他會試的座師,若非吳道南決定破格錄取他,他的處境就很不妙了,榜上無名即便很快能查出遭人陷害割卷,只怕也很難更改考試結果,三年,他實在是等不起——

楊漣道:“我知道,榜單上的會元名字都被人塗抹了——沈同和與趙鳴陽號舍相鄰可是屬實?”

張原道:“蘇州府的考生是如此傳言的,是否屬實一查便知。”

商周祚道:“沈同和是沈巡撫之子,據說擅長戲曲歌賦,短於八股制藝,趙鳴陽是沈的遠房親戚,素有捷才,四年前的應天府鄉試沈同和與趙鳴陽就是聯號,當時就有作弊的流言,後來不了了之。”

楊漣心道:“沈季文與景逸先生關係頗好,巡撫河南也有政聲,怎麼兒子這般不肖,這要是鬧將起來就實在太混亂了,也影響追查張原被陷害案。”說道:“給考生號舍編號是禮部的事,因為同一省的考生都分在一個區,相熟的同鄉號舍相鄰也是常有的事,想借聯號之事追查舞弊,理由並不充分。”

張岱道:“鄉試時沈、趙二人是聯號,到會試也是聯號。有這樣的巧合嗎?沈、趙的舞弊與陷害介子的應該是同一夥人,揪住其一即可。”

楊漣道:“且看皇帝如何批覆。”

商周祚道:“這等案件不待批覆亦可先追查,五城兵馬司已經在搜尋。”

楊漣在商周祚府第用了晚飯後回會同館,張岱也要回泡子河畔,張原送大兄出南牌樓,張岱氣憤道:“若說董氏父子與此案無關,鬼都不信,介子。要不要象上次對付汪汝謙那樣。抓一個董氏僕人出來審問?”

張原道:“不妥,董氏定會接受上次汪汝謙的教訓,不會讓我們那麼容易抓到人。我們若擅自抓人,正落對方口實,反而攪亂了局面。不過葆生叔與董其昌隔湖而居,大兄可以讓僕人們多多留心董氏的動向,董氏陷害我不成,定然也會驚慌失措,總會露出破綻,還有,五城兵馬司既在抓人,那人說不定就會躲到董其昌府中去,這個要盯著些。再有,放出風聲去,就說董其昌幫助沈同和舞弊,讓董氏父子嚐嚐憤怒的不明真相的群眾的厲害。”

張岱笑道:“這不算誣他,仲叔說了,沈同和的確與董氏過往甚密。”

張原道:“對了,千里鏡這時不發揮用場更待何時。”讓武陵趕緊跑回去把那具白銅望遠鏡取來。交給大兄,讓大兄安排兩個僕人在距離董氏墅舍附近的隱蔽高處日夜監視,守株待兔,不管有沒有用,先守幾天——

送走了大兄。張原往回走,穆真真跟在他身後。張原側頭看著穆真真道:“真真,我是不是非常冤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德

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