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命運如刀!洏
梅子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0章 命運如刀!洏,重返2000:大國機長,梅子徐,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交流一下,空速和高度不可靠放在心態已經受過數次折磨的劍川管制室那邊,那根本是掀不起絲毫波瀾。
畢竟他們跟劍川塔臺管制室一同經歷過徐蒼大部分特情處置,別的不說,在心理素質方面的磨鍊絕對是頂尖的,哪裡會像東京區域管制室的主管那樣一驚一乍的。
至於那高度,徐蒼當然也有自己的應對辦法!甚至說,相對於用地速估算錶速,徐蒼在對高度的判斷上的途徑更為精準而有效。
所有人都知道飛機上有三個高度表,機長一側的,副駕駛一側的,備用儀表上面的。可實際上,飛機還有一個高度表,只不過在大多數時候,它並不指示飛機的實際高度,那便是座艙高度表,它是用在指示機艙內部的增壓高度的。
常規時候,由於增壓系統的存在,座艙高度跟飛機的實際高度兩者是完全不對等的,在自動增壓模式下,遵循自動增壓計劃,兩者存在一個等比例的對應關係。
不過,在某些極端情況下,比如完全釋壓下,就如現在,由於增壓已經完全不存在了,座艙高度就應該等於飛機的實際高度。
因此,就算機長那一側,副駕駛那一側以及備用儀表的高度表都不能用了,但是還是可以依照座艙高度表來判斷飛機的實際高度。
或許沒有人可以想到那一點,但是在思維沒有絲毫阻滯的徐蒼這裡,他在抬頭看見座艙高度表的一刻就已經明晰了它的替代作用。
徐蒼的技術是無與倫比的,而他的思維,對於在特殊情況下的思維發散同樣是令人驚歎的。
而且,用地速估算錶速是有誤差的。但是,在風擋破裂後,機艙內外相通的情況,座艙高度完全等同於飛機高度,那麼座艙高度表就可以精確地指示飛機的氣壓高度,而不存在所謂的誤差。
在無法進行目視的情況下,獲得更加準確的高度比速度更加重要。畢竟在極端情況下,徐蒼甚至可以透過體感來確定飛機到底是處於怎樣的一個速度區間。
不管怎麼說,大一點速度落地跟小一點速度落地在很多時候都是沒有差別的。但是,高度多少是決計不能依靠體感來辨別的,這要是砸在地上,區別可就大了。
因此,在徐蒼看來,最重要的高度問題是可以非常靈巧地解決的,一切自然都在掌握之中了。
實際上,最讓徐蒼感覺到困難的就是他看座艙高度表的過程。由於座艙高度表在前頂板,要看座艙高度表是需要抬頭看的。而且,座艙高度表跟pFd上的電子顯示不一樣,座艙高度表是機械式儀表,本身就不如電子顯示那般易於讀數。
另外座艙高度表其實是跟座艙壓差表整合在一起的,兩個表是共用一個錶盤的,只不過是內圈和外圈的區別,稍微不注意就容易看錯了。由於風擋破裂,徐蒼看座艙高度表本來就比較麻煩,高度表和壓差表還做在一起,看錯讀數真不是不可能的。
不過,徐蒼唯一可以感覺到慶幸的是現在速度還比較大,等後續襟翼放出來了,速度就能減下來了,說不定氣流衝擊就沒有現在這麼勐了。而且,為了儘可能地將速度減下來,徐蒼可能需要使用襟翼四十的著陸構型了。
管制那邊指令下高度前,徐蒼是看了一眼座艙高度表的,高度是一萬四千多英尺,距離指令的一萬兩千英尺差距很小,在慢車推力下,一下子就能達到了。
徐蒼只是將推力手柄收於慢車持續了五六秒,之後就開始稍微將油門加回來。他不能一直抬頭盯著座艙高度表看,所以在最後幾百英尺時,需要將下降率減小下來,省得到時候因為下降率太大穿越了一萬兩千英尺。
不過,徐蒼感覺在已經被清空的東京空域來說,稍微偏離一點兒管制高度應該也不會有什麼問題吧。
很快,甚至還沒有精確到達一萬兩千英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