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7章 交鋒,將軍好凶猛,更俗,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捲起褲腳,赤足踩在淹沒大腿甚至腰身的淹水之中,拿鐵線繩將鉤住的沉船一點點拖離主航道。
這些沉船雖說鑿沉的時候載滿砂石,但受浮力的影響,最多也就一兩萬斤重——京西還捨不得將千石載量以上的大型舟船鑿沉了封鎖河道。
守軍在南岸洪泛區又沒有安排人馬,只要信陽水軍能頂著一根根逐流衝撞下來的巨木,無視箭石的攻擊,將水面下的沉船牢牢鉤住,南岸的輜兵則能很輕鬆的將一艘艘沉船拖離主航道,甚至直接拖上岸都沒有什麼大問題。
也有一些腐爛嚴重的沉船,在河道里就被直接拖散架,但散架之後的沉船,也就不再構成障礙。
水戰從拂曉時分開始,午前就將泰和敵營以南的兩道封鎖線破除。
雖說水軍已經損失四十多艘大小戰船,但整體實力沒有大損,依舊保持著對京西水軍的碾壓性優勢。
二十六艘作為主力戰船的鐵甲艨艟直接掛帆逆流而上,與守在上游的京西水軍戰作一團。
雖說船帆易燃,接戰後就被敵軍引火點燃,但一艘艘鐵甲艨艟都用鐵甲鉚接嚴密裹覆,只要不被點燃的船帆燒透鐵甲包覆下的木質船殼,甚至更助在敵軍船陣中橫衝直撞的威勢。
近兩百艘普通型的大小戰船緊隨其後,夾擊敵船,殺得京西水軍節節敗退,很快就控制住泰和以南的潁水河道。
午時以靖勝軍第一、第二、第三鎮、天雄軍第四鎮、選鋒軍左鎮為主力,輔以三萬諸路州府兵馬,在泰和以東、以北,與鎮南宗王府的十萬步騎全面接戰。
赤扈騎兵在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司空府往泰和推進的前軍主力,以步甲為主,僅有萬餘騎兵相隨,規模太有限,沒有資格與虜騎在泰和以北開闊的平野進行對沖廝殺。
在泰和敵營的東北方向,史琥、殷鵬統領選鋒軍左鎮騎兵掩護側翼,韓奇、蔣昂、孫延觀率部三萬甲卒依託兩百餘輛戰車,以堅密的步陣,抵擋住虜騎從側翼發起有如洪潮一般的攻勢,盡一切可能限制虜騎主力直接逼近潁水沿岸。
在潁水北岸,陳子簫正統領以靖勝軍第一、第二、第三鎮為主的前軍主力,往泰和大營方面堅定的推進,從正面進攻降附漢軍的陣列。
此戰的目標也是擊垮進入泰和大營的降附漢軍,繼而順勢收復泰和以及西翼的沈丘、項城、宛丘等城,令赤扈人在潁水沿岸失去依託,不得不大幅收縮到北面的鄭州、汴州境內。
此仗對天雄、靖勝、選鋒諸軍而言,是攜勝而戰,將卒鬥志昂揚。
對敵軍來說也是背水一戰。
特別是出營於泰和東北方向列陣的四萬多赤扈騎兵,不僅機動性強,兵力上佔據絕對的優勢。
虜兵也深知哪怕不能徹底擊敗、擊潰側翼的南朝甲卒陣列,但只要找到足夠大的空隙,以便數千精銳騎兵插入戰場的縱深,能進攻到南朝主力陣列的側翼或背腹,就極有可能贏得此仗的最終勝利,斬獲的戰果甚至將徹底彌補他們這半年來在潁州戰場令人心絞痛的巨大損失。
低沉的號角就像初夏的狂風,貼著大地呼嘯,千軍萬馬奔趹的馬蹄令大地都顫抖起來。
架在戰車上的鐵胎巨弓早已用絞盤張開,細鐵線裹纏製成的弓弦發起震顫的鳴嘯,是那樣的尖銳,與弩箭射出後的破空尖嘯,憾動人心。
大越早就掌握三弓床弩的製造方法,但傳統的三弓床弩用料極其考究,製備繁雜,週期漫長,早年僅有朝堂在汴梁的將作監儲備大量的用料。
汴梁淪陷後,數萬工匠以及將作監儲備的弓材都落入赤扈人手裡,京襄再重視弓弩兵甲的製備,但在傳統弓弩的製備上,主要是弓材儲備方面,還是缺了一些底蘊;一直以來都只能少量的製備可射四五百步之遠的三弓床弩。
鐵胎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