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澤院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節,論寵姬與賢后的距離,司澤院藍,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是虞嬋的理由是什麼?
一開始,田克只以為這是一個普通的王女而已,就和許多在深宮中養起來的女人一樣。知書達理,溫柔嫻淑,這都是十分正常的屬性。但是,在樊穆公死後,她完全就變了一個人!雖然性格並沒有大變,但那樣的才能……只能用智多而近妖來形容。
本來他這個也是準備說的,奈何昭律並沒有給他說的機會。這就是田克也不明白的一點,雖然他是越國的對手,當然會覺得對方那裡過分厲害,但是無論怎樣,虞嬋都能說是不世出的人才,昭律不可能不知道的。那她是怎麼學到這樣的知識?和樂原一樣,太聰明瞭嗎?還是說,昭律其實知道對方是如何獲取的?
但是這一切的答案,田克都不會知道了。天一亮,等待著他的就是一條懸掛在高柱的麻繩,以及一腔不得志的怨憤。
也許對此最高興的是桂葒。無論田克之前允諾過她多少沒有實現的東西,但是至少有一點實現了,雖然不是田克自願的——不能同日生,但願同日死。
這件事解決,越國君臣的心裡都放下了一塊大石頭。心腹大患已然除去,剩下的洛都不足為懼。大臣們都在心想,這件事自然急不得,可以回去再慢慢謀劃。天子虞墴雖說沒有功,但也沒有過,想挑出什麼毛病,大概只有專寵麗妃一個了。可麗妃太低調,這也不是什麼大事,至少不是足以掛著“清君側”的名頭去的大事。
只是事實的發展跌碎了幾乎所有人的下巴。大軍往南還沒走兩天,西邊天空就傳來了越軍專用的傳信煙花。越軍那時剛過洛水不久,得了這訊號,不得不轉頭往西走。
這倒不是什麼壞事。反而是好事,一件大大的好事,一件天上掉餡餅、還是金的餡餅的好事。
因為那訊號的意思是——天子禪位於王上,速達。
--
平王十年三月二十五,我軍與魏軍決戰於絳都,火藥現世。我軍攻城僅一日,魏軍大敗。魏公田克隱行跡於流民,為我軍所俘。
平王十年三月二十六,洛都麗妃薨,天子親自為之憑弔七日。
平王十年三月二十九,王於邶水之畔建章華臺,廣邀天下諸侯,歃盟於此。眾諸侯共以王為尊,賓主盡歡。
平王十年四月初二,因圖謀越國社稷,王命將二名魏國奸細絞于軍前示眾。同日夜,魏桓公田克暴斃于軍中。
平王十年四月初四,天子虞墴傳令禪位,命朝堂諸人各謀其位。其後率不願列於新朝之諸臣列於洛都西門,鴆酒一杯,死守國門。
平王十年四月初六,王率大軍改道西行,進駐洛都。從此天下九鼎之地,盡為王上所得。
作者有話要說:火車晚點六小時,累不愛= =
接下來是倆番外,說說越武王和樊穆公時代的事情,應該會解不少密;然後是最後一卷,共賞江山~
75第七十四章 番外 武王舊事
那時候,天下還是天下,只不過不是後來的天下。昭律還是個成日裡只知道拿著個蛐蛐罐和吳永嘉鬥蟋蟀的熊孩子,而虞嬋還是個在相距數千裡之外的樊國王宮裡靜心學琴棋書畫的小女兒。
那時候,朝明殿的主人還是武王。昭律孩童時對這座宮殿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不論什麼時候,朝明殿裡總有各色大臣來往;白日裡人流行色匆匆,黑夜裡燭光昏黃透紙。
那時候,越國所有人,上至令尹司馬,下至平民百姓,沒有一個不知道,武王是個為國為民的好王上,勤於政事,心繫民間。
所以就算是因著稱王的緣故,越國邊境動盪,大小戰爭不斷,但基本民心還是向著武王的——只要比一比,就知道周邊的國家也好不到哪裡去——徵兵,稅賦,哪裡都一樣;武王至少治下有方,若是有人敢明著面地做一個昏官貪官,那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