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民族的概念
世家千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章 民族的概念,三國:穿越成曹操,振興魏武雄風,世家千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道大行天下時,諸夏之國越來越多,夷狄之國越來越少。”
“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統天下,令萬物無不一一皆奉之以為始,故言大一統也。”
曹操接著自己的理論,談到了儒家的“大一統”論。
孔子的“克己復禮”。
孟子“定於一”的主張。
荀子“四海之內若一家”的理想。
這些都是“大一統”的表現。
天下分久,為何能夠必合?
正是統一思想的踐行。
董仲舒把“大一統”的思想進一步向政治、文化、倫理等領域沿伸,於是有了“獨尊儒術”。
“何為大一統?”
“在學生看來,是疆域實現最大化的統一,權力統一在朝廷集權之下。”
“這時候四方的夷狄,成為了朝廷最大的隱患。朝廷從京師洛陽推行王道,至州至郡國至縣。”
“如何處置內附的烏桓、鮮卑、匈奴、山越、板楯蠻、武陵蠻、羌氐?”
“他們是夷狄,還是諸夏?”
曹操對大義微言的發揮,可謂淋漓盡致。
將蠻夷斬盡殺絕,很顯然不現實。
大漢已經接納了匈奴、烏桓等,成為附庸。
但他們根本不徹底認同自己的身份,經常反覆。
這時候,思想將成為有利的武器。
蔡邕和盧植都是屏息凝神,緊緊地望向曹操。
“我們除了可以自稱漢人,還可以華夏民族的概念。”
“什麼是民族?學生認為,這是指在文化、語言、歷史與其他人群在客觀上有所區分的一群人。”
曹操率先提出了“民族”的理念,破天荒地使用了現代意義的“民族”一詞。
明太祖朱元璋振臂一呼,向中原發出《諭中原檄》,率先提出:
“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得國之正,無出其右。
結果明朝的疆土,也就那麼大。
後世起義軍再次吶喊“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沒多久領袖就懵逼了。
草原還要不要了?
遼東還要不要了?
西域還要不要了?
藏區還要不要了?
於是就有了“五族共榮”,取代舊口號。
也就是這個時期,民族的概念第一次被提起。
梁啟超對“民族”做出了詮釋,漢朝是沒有“華夏民族”的說法的。
曹操為了鞏固大漢的統治,決定藉助蔡邕、盧植等人的影響力,將“民族”的理論推舉出去。
他們探討了三天三夜,越討論越振奮。
民族共榮,將為大漢注入新的活力。
後世唐朝就很有包容度,任用了很多番將,才創造了無以倫比的輝煌。
以後要征戰世界,這一套理論將成為統治的根基!
大漢只是接納匈奴、烏桓的內附遠遠不夠,必須擺脫隔閡和掣肘。
如此。
才能建立一個橫跨世界諸州的帝國!
民族理論的發酵,最少需要十幾年的時間,甚至幾十年。
正好為曹操的爭霸鋪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