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十四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9章 (2),漢鼎,南海十四郎,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99章(2)

沈若依奇怪的說道:“有什麼奇怪的嗎?”

劉鼎的臉色逐漸的恢復正常,慢慢的說道:“不奇怪,你接著說,說南邊的。”

沈若依好奇的看著他,不知道他在想什麼,於是接著說下去。

由於日本市場的不穩定,一早就有貿易商人將眼光瞄準了南邊,這就是南洋航線原來越受人歡迎的原因。現在所說的海上貿易,基本上都是指南洋航線,也就是從揚州、杭州、泉州、廣州等地出發,沿著南洋一直到波斯甚至是更遠的紅海地區,沿途所經過的國家和地區很多,使得貿易的貨物種類也很多,無法一一列舉。

唐朝的海上絲路造就了一批繁榮的城市,其中不乏像廣州這樣的國際大都市。登州,明州,安南,泉州等都因曾唐朝的海上絲路而興起,但是,其中最為有名的、影響也是最大的還要數廣州。廣州在隋時為南海郡,戶數不多,不能算是一個大郡,不過因為其所處地理位置優越,僅靠海上貿易已相當繁榮,到唐朝時,廣州的地位就急促上升。

《隋書地理志》曾載:“南海、交趾各一都會也。並所處近海,多犀象、玳瑁、珠璣,奇異珍瑋,故商賈至者,多取富焉”。唐朝時在廣州設立市舶司,廣州得以繼續發展,逐步發展成為唐朝的第二大國際都市,作為唐朝的海外貿易的中心,“從廣州駛出和駛入港口的,有印度、波斯、斯里蘭卡和東南亞的船隻,中國的船隻也從這裡駛往印度、阿拉伯等地”。《羊城古鈔》說,唐代有些年份,來廣州的舶商人員高達80萬之多。唐人稱廣州為“雄藩夷之寶貨,冠吳越之繁華”。自唐朝以後,廣州成為南海對外貿易的樞紐,甚至在“安史之亂”時期都未受到影響。

由於隋唐的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當時世界上一些較有影響的國家無不與之有貿易關係。各國到唐的使節,均要貢獻本國物產,唐朝也會依禮回敬。同時為了表示天朝物產豐盛,唐朝通常還會給各國使節按級別進行賞賜。這實際上是以國際禮儀的形式進行官方貿易。與顯示國力的官方貿易相比,唐朝更為引人關注的是其日益活躍的民間交易。例如,黑衣大食,除了多次向唐派遣使節外,商業上的往來則不可勝數。廣州及東南沿海地區,有許多從海路上來的大食商人。他們成立特別的居留地,叫“蕃坊”,在當地影響很大。與此同時,中國商人也走出國界。

遺憾的是,黃巢進入廣州以後,大開殺戒,只要看到異族,即刻處死,事後粗略統計,在廣州至少12萬外國商人被殺。“從此以後,穆斯林商人和中國商人便在馬來亞的卡拉巴爾通商”。另據《阿拉伯通史》記載:“巴格達城的碼頭,有好幾英里長,那裡停泊著幾百艘各式各樣的船隻,有戰艦和遊艇,有中國大船,也有本地的羊皮筏子”,“市場有從中國運來的瓷器、絲綢和麝香”,“城裡有專賣中國貨的市場。”

“廣州啊廣州……”劉鼎自言自語的說道。

“廣州……”沈若依也滿懷遺憾。

劉鼎的身份特殊,沈若依可不敢說得太多,她很快錯開了廣州這個敏感的話題。

唐朝海上絲路的興起與繁榮並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著很強的時代背景的,各種各樣的因素,都註定了海上貿易的繁華,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陸上絲綢之路有著不可克服的缺陷,無法滿足東西貿易交往的需要。

首先,陸上貿易很易受到社會政治形勢的影響。唐朝中期以後,中亞地區被土爾其等民族控制,高仙芝戰敗於恆羅斯城,唐朝的勢力就完全退出了這一地區。“安史之亂”之後,黃河流域歷經戰亂,民生凋敝,生產力嚴重下降,即使西域通道重新打通,也沒有足夠的貨物進行貿易了。

陸上絲綢之路阻塞,此後日益衰落,慢慢就銷聲匿跡了,到劉晏整頓財政的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江山如此多梟

南海十四郎

明末最強釘子戶

兇名赫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