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莊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7章 南向,公元八世紀,孤山莊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像三皇五帝大行龍之圖騰,要讓所有人,都把此國度視為祖國。

當然,洪毅的初衷,仍是溫和處之,畢竟目前的態勢,可謂大好,人人安居樂業,生活欣欣向榮,民心聚攏,域內歸一,也是順勢而為。就說現在,洪毅吹著愜意的海風,與新投思明瞻見了一見。

與海林察、阿格迪、孟埔這些人不同,思明瞻更顯儒雅,也可稱之為怯懦。嘲諷的是,那些曾經的強人,都已是一名普通的泰華公民。而思明瞻得獲保留王號,世襲三代,與北美極地那些聯姻加盟的土著豪強一個待遇,真算得上是好命。

泰華各地,洪毅都曾絞盡腦汁,安排一些支柱型產業,以維持經濟發展,確保民生。津樑之地陸地太小,除了海陸貿易中轉,漁業捕撈,似乎缺乏了其他有利條件。

不過津樑人與海為伴,是天生的水手,無論海軍商隊,皆需要此類優秀的人才。津樑城中,突然發起了一波“人挪活、樹挪死,勇於探索,征服四海”的輿潮,讓這些一生困於小島的生民,也燃起了闖蕩一番、改變命運的熱情。

思明瞻面對這泰華之主,卻是壓力山大,倒不是因為年齡,而是近些時日,滿耳皆是其莫測的手段,傳奇的事蹟。想到自己年富力強,祖宗經營此地不知多少年月,如此深厚根基,面對權臣,尚且拿捏不住。這泰華上下,都是如此青澀年少,卻又踏平南北,所向披靡。

如今他已確信,曾經令自己談虎色變的倭國,確實在這青年手裡栽了大跟頭。不僅南方九州割讓,便是北方也是棄了許多地方。據說幾十萬倭人被他一舉遷走,手筆不凡,

而以那倭國兇悍之性,莫言報復,就算埋怨都不曾有,說明雙方實力,雲泥有別。洪毅卻僅是出於安撫之意,不痛不癢的讓思明瞻好生度日,協助郡所穩定民心,雖說沒了實權,但仍是為國為民,發光發熱。

思明瞻有苦有甜,五味雜陳。據傳眼前之人,明日便又要啟程,卻不是迴轉,而是一路向南。天孫國亡不過月餘,這更南之地顯然業已遭殃。如此野火燎原,摧枯拉朽,莫非,真是天神之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