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莊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章 札記,公元八世紀,孤山莊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洪毅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一面五星紅旗,可收偌大一方人心。蕭戰的一生,如迷一般跌宕起伏,神出鬼沒,真不知他付出了多少,又有多少心酸歷程。但有一條,洪毅很確定,蕭戰很單純,但對信仰很虔誠,說其是個赤子,毫不為過。

雪房子外面,一片莽原,在這裡,極晝極夜交替,除了土生土長的夜叉人,遠徙者還真不好適應。而屋內為了保暖,遮得嚴嚴實實,光線昏暗,加上通風不易,時間一久,難聞的氣味也是混雜在一起。

還好現在是夏季,洪毅長舒一口氣,無論如何,大事皆需在嚴冬到來之前敲定,如能涉足白令海峽,當真是超乎意料的順利。而眼前,就有個大紅包在朝著自己微笑。

蕭戰不僅踏足於夜叉,而且還逗留過很長一段日子,以至於他能有一段孤獨且寧靜的時光,總結了不少自己走過的彎路。眼前的羊皮紙上,是黑薩滿奉若珍寶的先知預言,由於不懂簡體字,他只能一筆一劃的臨摹下來,卻不知所云。

原件應該因為年代久遠,早就化為齏粉了,歲月的力量,蘊含著大自然的洪荒之力,怎是人力可以對抗。洪毅慢慢翻看著蕭戰的不凡歷程,彷彿隨著掙脫了時光的束縛,與這位神秘老友並肩而立。

“今日海捕文書自宮中而出,實令吾猝不及防,若非老友冒死相告,這條性命,怕是須臾之間便斷送了……”

“二十餘年吾致力於求新圖變,使大唐更加強盛,民族愈發生機勃勃。為百姓謀福祉,為君王出良策,殫精竭慮,只求未來之末路,不復出現。今天看來,痴人說夢了……”

“文化教育,實為精英階層壟斷之根基,愚民之策,帝王掌控天下之手段,士農工商,各司其職,各安天命,層級分明,世間太平。但他們永遠不會知道,故步自封,徘徊不前,在這弱肉強食的世界上,無異於取死之道……”

“書院被封,師生解散,長安城內,乃至大唐之境,貌似無我安身之處了。想想也是,我獻謀財之計,獲利之策,皇帝貴族,達官老爺們哪個不開心?但要讓黎民百姓讀書,開啟民智,宣揚民主民權,無異於造反革命,不是自尋死路是什麼。現在冷靜下來想一想,自己確實可笑……”

洪毅眼前,依稀浮現出一幅景象:斜陽殘照,秋風蕭瑟,一汪清池,映出一個道人煢煢孑立身影。想那蕭戰自持有千年知識儲備,科技加持,竟最終落得改頭換面,無處容身。此時即便深刻自省,亦是身心備受打擊……

洪毅咋舌,這應當是蕭戰早年的筆記,說是他自己,想以大唐為依託,改天換地的經歷。後來他流浪至此,筆記遺落,黑薩滿看不懂內容,卻深信內中飽含天機,是以命人一絲不苟的復記在獸皮之上,得以儲存至今。

單看這些筆記,洪毅也理了個頭緒出來。唐朝制度完備,階級森嚴,陡然冒出個異類,翻起了不小的浪花。可蕭戰畢竟孤身一人,許多革新難以施行,反被統治階層視為異類,妄圖加害,最後不得已亡命天涯。

“郡利部,黑水……”洪毅口中喃喃唸到,似乎明白了為何蕭戰要把自己傳到那裡,那應該是其萬般嘗試之後,選定的最適合立國的沃土。

“人性本惡,自私自利,吾以赤誠之心,卻換來徹骨之寒。今日路遇一對父子,奄奄一息,於心不忍,施以粥米。不料二人轉好,卻密謀劫殺於我,真乃農夫與蛇現實演繹……”

“吾於西陲之地,聚流散之人,建一烏托邦,苦心經營,亦感知足。國民猶善術算,勤勞節儉,小邦亦可強盛。只是四周強敵環伺,時常覬覦,真是無一日輕鬆,真想用洋文罵一句:謝特!”

中間很多內容缺失,不知是文字流失,還是當時的蕭戰忙於政務,待翻至下一頁信札記,已是充滿悲愴的鉅變。

“周圍二十餘國,十數萬虎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