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莊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章 札記,公元八世紀,孤山莊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眾,圍城年餘。如今已無可食糧秣,人心渙散……世間將再無安樂之國,唐、大食、突厥,這些幕後黑手,狼狽為奸,因利而貪,因貪而厲。怪我只顧賺錢,忽略了武備,如今悔之晚矣,晚矣……”
“可憐萬千生民,流離失所,散於諸國,為奴為婢。昔日強盜頤指氣使,踐踏天道,更以我那句口頭穢語蔑稱其為:謝特人。倒是子民頗有傲骨,雖國破不在,依舊以“安”為姓氏,更加使我難過。”
“以我一人之過,牽連國人受苦,實為不齒,心如死灰,寄望未來我之信眾,若遇安姓謝特人,為我照拂一二,感激不盡”
讀到此處,洪毅竟又樂又澀。這蕭戰接受的是什麼教育,竟如此單純可愛,還不如自己這二十出頭的毛躁小夥成熟。你悶聲發大財,羽翼漸豐,卻又不顯狠厲,無辣手自保,不被群起而攻之才怪。看來其曾經建立的安樂國,也僅是一頭待宰肥豬,結局早已註定。
不過有句話洪毅深深贊同,此時的黎民百姓,普通人家,雖國家意識淡薄,但骨頭極硬,高風亮節,隨處可見,頗令洪毅讚歎。
“看來凡此種種努力,都難得上佳結果,我需調整心態,改變方略,將教訓經驗留給首長,爭取使他事半功倍。想我而立之年接此任務,兢兢業業,如履薄冰,所幸活到七十有餘,幾十年嘗試盡皆無功,慚愧,慚愧。”
羊皮紙上,蕭戰的札記中,除卻記錄自己所行的大事,也有很多心路思想的變遷。據黑薩滿的回憶,這些事情都已過去了二三十年,想來他應是在安樂國覆亡後,將靺鞨、驅度寐、流鬼、夜叉也轉了一遭。
很難想象一個老者,在這樣的年紀,萬里跋涉於冰天雪地之中,是一種怎樣的折磨。或許他還在為理想做最後的掙扎,或許是為自己曾經的昏招苦行贖過,總之,他也在證明,自己在前行,而不是坐困等死。
“殘生我將繼續探索,去那地極之處,遠離權力爭鬥的中心,尋一尋際遇。對於我所愛的事業,我自當無愧於心,至於愛我之人,我無以為報,只能留無窮無盡的歉疚。”這張羊皮紙上,洪毅竟意外發現了一個圓周率的符號:派
這“派”的符號,蘊含無窮無盡,且不迴圈往復,有大智慧之深意。洪毅忽地想起在哪見過,卻一時想不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