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港隆航空(三)
失敗的人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5章 港隆航空(三),帶著十萬辛巴威幣回到1988,失敗的人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明明摸著鼻尖暗暗搖頭苦笑道\\\"霍叔不會是想我進來填窟窿吧.涉及政治啦,我可不想當胡雪巖.\\\"
霍因東哈哈大笑著搖頭\\\"現在港隆航空雖然還在我們手裡,可是自從包玉剛家族退出,實際上為國泰航空及香港中信人股港龍鋪平道路。89年底,港隆航空董事會商議後把港澳國際所持26.6%港隆航空股權授予了香港忠信集團。
去年1月,港龍航空再次實行資本重組,註冊資本增加到8億港元。忠信竟然把太古集團和國太航空引進港隆航空,目的是想太古集團作為港隆航空股東堵住港英政府的針對,太古集團和國太航空重組時分別持有港隆航空5%和30%股權,香港忠信的持股量亦增加到38.3%成為港隆航空第一大股東,而曹氏家族的持股量則降至21.6%成為第三大股東。重組後,國太航空以第二大股東身份接管港隆航空的管理權,國太航空兩名高管要員加入港隆董事局並分別負責財務及營運職責。今年年初國太將其經營的港京、港滬兩條航線轉撥港隆,將港隆定位為專營國內航線的香港航空公司這樣,港隆航空實際上現在已經成為了國太航空的子公司,而國太航空成功鞏固了它在香港航空業的霸主地位。
這次重組,港英政府對港隆的股權重組表示讚賞,認為此次重組港隆航空將獲得更佳的管理,兩家公司合作開拓新市場,對香港有利,並使中英的民航談判較前簡單。
國太接管港隆後當即成立一個執行委員會監管港隆航空,並把它納自己的工程、會計和預定系統。在國太的管理及香港忠信集團的協助下,港隆航空的業務逐步走入軌道,並開始急速發展。今年四月開始已經扭虧為盈實現盈利.\\\"
\\\"盈利啦?需要我入股?\\\"
霍因東和何善衡對視一眼後同時大笑,何善衡搖頭道\\\"現在港隆航空的困境雖然暫時解除了,但讓太古入股港隆航空拿下國太航空的國內航線也是無奈之舉,可以說治標不治本,如果能拿下國太航空公司的控制權才是根治香港航空業的良策.\\\"
李明明立刻轉頭凝視著霍因東.
霍因東點頭微笑\\\"明天晚上抽個時間,帶你見見忠信榮先生,攀上榮先生對你的公司百利而無一害.\\\"
李明明沉吟中心頭暗喜,香港忠信可是國家牽頭在香港成立的紅頭公司,後年國內地產公司向海南以外區域擴張如果有上面支援,確實對公司發展百利而無一害.
\\\"可是國太航空太古已經控股了,就算我把公眾股全收購回來也達不到35%舉牌線,太古完全可以忽視不理我.\\\"
何善衡嘿嘿一笑,放下手裡的茶杯靠在椅背上\\\"自從二戰以後的數十年來,香港的航空業務主要由英資航空公司提供,最早英國航空公司,繼而是國太航空,英國金獅早在1979年就已經進軍香港。但是,現在香港的航空公司中,只有國太航空和港隆航空是以香港為基地並在香港註冊,國太航空更是以港英政府指定的唯一航空公司自居。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國太航空一直壟斷著由香港飛往世界各國大部分航線。
國太航空創辦於1946年9月,1948年7月被英資太古集團取得控制權,國太航空在香港上市前,它的兩大股東分別是太古洋行和滙豐銀行,各佔國太航空的70%和30%的股權。由於是英資的背景,國太航空得到港英政府的支援,儼然成為代表香港的航空公司,享有航空的專利權,自然宏圖大展,業務發展一日千里。國太航空在香港航空業的壟斷地位為太古集團帶來相當可觀的利潤。
去年太古洋行年報中,國太航空貢獻的利潤高達70億港元.\\\"
霍因東看到何善衡端起杯子喝水,立刻補充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