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港隆航空(二)
失敗的人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4章 港隆航空(二),帶著十萬辛巴威幣回到1988,失敗的人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民航處步步追逼下,港龍航空被迫資本重組,將公司資本從1億港元增至2億港元,分別由已取得英籍的包玉剛和曹光彪之子曹其鏞注資,包玉剛取得港龍航空30.2%股權,成為大股東,並任該公司董事長;曹氏家族則持有港龍25.7%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而港澳國際所持股權則減至24.99%,其餘19.11%股權由我和安子介、馮秉芬、馬萬祺幾個股東擁有。重組完成後的11月,包玉剛邀請當時的行政局首席非官方議員鍾士元加入董事局。
經過這次重組,港隆航空已成為由大多數英籍人士持有和控制的“以香港為基地”的航空公司,取得了與國太航空同等經營定期航班的資格。
港龍航空的成功改組,使國太航空的壟斷局面受到威脅。於是在11月,香港政府財政司彭勵治匆匆在立法局宣佈新的航空政策,規定一條航線只可指定一家航空公司經營,而先獲得空運牌照局發牌的一家,將擁有指定經營的資格。
港英政府這一新航空政策,暴露了其偏袒國太航空的明顯傾向。由於利潤高、容量大的航線早已由國太航空經營,這一政策實際上使到港隆航空無法與國太航空在同一航線上競爭,被迫去經營一些利潤低甚至虧損的航線。彭勵治本人在出任香港政府財政司之前,曾任國太航空及其控股公司太古集團董事局主席多年,直到進入財政司才卸任.
儘管困難重重,港隆航空經重組後開始起步發展。12月份,空運牌照局公開聆訊港隆航空航線的申請。經過努力爭取後,港隆獲頒經營香港至西安、廈門、杭州、海口、湛江、金陵、桂林、廣州等航線的牌照,但關於港京港滬航線的申請仍舊被拒絕。
第二年5月,港隆航空為了拓展新航線,減少虧損程度,申請經營香港至泰國清邁等四個城市的定期航班牌照,獲得批准。同月,港隆再成功申請香港至內地14個大城市的定期航班,包括成都、重慶、大連、福州、哈爾濱、濟南、昆明、拉薩、南寧、寧波、天津、武漢、鄭州、汕頭等。國太航空的寬體波音客機機隊只適合遠途飛行,對於這些靠近香港的城市,不大適用,所以港隆才能順利取得這些航線。
不過,港隆航空在拓展業務時仍然遭遇到極大的困難。旅客數目最多的港京、港滬定期航班,因已由國太航空經營,港隆無法染指。經過三個月的努力,港龍終於成功獲空運牌照局批出京滬定期航班牌照,但在向港英政府申請批准及由中英政府民航談判有關事宜時卻遲遲沒有結果。
直到當年9月,港隆航空才獲准開辦港京、港滬航線的不定期班機服務。因為屬包機服務,既不準做廣告宣傳,也不得直接向乘客售票,更不能在京、滬兩地設立辦事處,每個月還須向香港政府申請一次才能繼續經營。最要命的是根據香港民航條例,包機不準在繁忙時間升降。因此,港隆的港京港滬兩條航線實際獲益不大。\\\"
看到霍因東已經喝完面前的茶水,李明明立刻起身端起水壺續滿霍因東的茶杯.放下水壺時問道\\\"內地航班被港府民航處控制了,可以向海外發展吧.\\\"
\\\"談何容易呀,現在的港府和太古穿一條褲子的,1986年港隆向港府民航處申請開辦香港至倫敦的航班,又遭到國太航空的強烈反對。國太航空負責人表示,香港至倫敦的航線已有英國航空、英國金獅及國太航空三家航空公司提供服務,該航線近年乘客增長接近於零,故無須一家新航空公司加人,否則徒使市場混亂,票價下降,令現有航空公司收人減少,而且也不會刺激市場,增加乘客量。結果,港英政府以港隆航空未有足夠提供長程及新服務設施為理由,拒絕了港隆的申請。
為此,曹光彪多次公開抨擊港英政府:控訴港英政府曾竭力反對的國際保護主義,之前不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