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港隆航空(二)
失敗的人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4章 港隆航空(二),帶著十萬辛巴威幣回到1988,失敗的人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派人到歐美國家遊說,要歐美開放市場,但在香港航空政策上卻構築保護主義堡壘,這豈不是莫大的諷刺?國太既不是香港的公司,也沒有向香港政府交納專項壟斷稅,如此保護國太航空利益,實際上是保護英國利益不遺餘力,而不惜用香港政府政策的名義。”
當時的港龍航空董事長是包玉剛,也向港英政府控訴:“不要以為我現在只為港隆爭利益,這也不僅是航空公司之間的衝突。一條航線只准一家公司的政策,造成壟斷而不公平,有違本港工商業以至香港長期遵循的自由經濟哲學。實在極不光彩,後患無窮!”
然而,抨擊歸抨擊,港英政府的航空政策並未因此而改變,港隆航空的困境亦未因此得到改善。每年1月份,各股東都要向港隆注資以維持局面。至1987年,港隆的資本已增至4億港元,到1988年4月更增至6億港元。當時,港隆副董事長曹光彪曾公開表示,港龍每月的虧損額高達500萬港元。到1989年底,港龍航空的虧損累積達到23億港元,各大小股東怨聲載道時,國太航空眼看時機已到,趁機展開收購部署。首先找到港隆航空董事長包玉剛,提出換股建議,使港隆航空成為國泰的全資附屬公司,作為交換條件,包玉剛加入國太董事局,並出任副董事長。
如果從純商業角度考慮,國太航空的這項建議對包玉剛來說極具吸引力,但玉剛並未立即答允。他徵求我們股東的意見,曹光彪建議他考慮中國民航總局的反應。包玉剛思考一晚後立即表示放棄與國太的換股。並以年齡為藉口辭退董事局主席職位,由其女婿、原任常務董事兼行政總裁蘇海文接替。同年11月把持有的港隆航空37.8%的股份售予曹光彪之子曹其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