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開夜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節,落雪滿南山,明開夜合,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嗯。”
《燃燈者》,講的是點燈傳藝的故事,年輕的趙越勝,在迷茫之際受老師周輔成諸多教導,最後也繼承了周先生的精神,走在了燃燈守夜的路上。
四月的風略過樹梢,吹向湖面。
陳知遇看著蘇南,目光灼灼。
哪怕他如困獸,每行一步都如蛛絲結網,仍然自私地希望:
“我掛在院長名下,有一個協帶博士生的名額……蘇南,來崇大讀博。”
——把你放在我一直能看見的地方。
·
·
·
【說明】
前面考慮不周,有點倉促,算來算去年齡上勉強能圓得通,但是為了更科學一點,把楊洛的年齡設定和陳老師讀書時間稍微改了一下,分別都在第9章和本章。
給大家概括一下:
1、陳老師16歲上的大學,20歲本科畢業時gap了一年,然後21歲跨專業去學了傳播,24歲傳播學碩士畢業。
2、楊洛比陳老師大3歲,18歲讀本科,去世時在讀研一,23歲。
第15章 (15)初夏
那種無法跋涉的寒冷,總讓深情的人錯足。
——簡媜《水問》
-
蘇南一愣神,“您……您不是說過,我對學問毫無敬畏之心。”
陳知遇輕哼一聲,“不是跟你道過歉了?”
蘇南自知可能辯不過他,沉默下去。
陳知遇避重就輕:“考慮看看吧,你也不是那麼不適合做學問,起碼有一股子驢勁兒。”
“可我很笨,我以前看一本書,書裡說有一種學者,如果一把鑰匙掉在地上,他會把整片地打上格子,一個格子一個格子去找。雖然最後能找到,可這辦法也沒效率了……做思想史研究的,需要的是您這樣銳利的思維。”
“就這?”陳知遇語氣有些淡,“那你可說服不了我,崇大圖書館一屋子故紙堆,等你去打格子。”
蘇南仍是沉默。
她想靠近,又知這一種情緒有去無回。
在他身邊,再待上三年兩年,又能怎樣呢?
現實引力太重,由不得她做夢。
陳知遇目光落在她臉上,“來崇大,我會幫你。”
他神情嚴肅,好像這一次的“安排”再不是興之所至,而是深思熟慮過的。
鮮少聽他拿這種語氣說話,恍惚之間,幾乎全面淪陷。
到底心裡還有道理性的聲音嘶聲吶喊,到最後,她也沒把話說得絕對,只說:“我……我能考慮看看嗎?”
陳知遇盯著她——她不知道什麼在地上扯了根草,指上繞了又松,纏成了一個打不開的結。“給我個期限。”
過了片刻,她把那根草繃斷了,抬起頭來,“……您這學期結課的時候,成嗎?”
-
調研結束,蘇南迴到旦城,繼續哼哧哼哧給陳知遇打雜——她如今在他跟前待的時間,都比在自己真正直系導師林涵待的多。
這一點連林涵都發現了,五月底師門聚會,專把這一點拿出來說叨。
聚會是在林涵旦城市中心的家裡,老房子,面積不大,裝了十來人,更顯得擁擠。這房子是林涵父母留下的,林涵住習慣了,雖然在郊區買了新房,但仍在這邊住的時間更多。
陽臺上種了許多的花草,綠意森森,彷彿連周遭氣溫都跟著涼了幾分。幾盆杜鵑正在開花,灼灼烈烈。研一到研三,大家全堵在陽臺門口嘖嘖讚歎,“涵姐,您家陽臺都趕上一個小花園了。”
林涵笑說,“都不是我打理的……”
“我們知道,姜醫生嘛!您又餵狗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