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經濟報便重新定稿,印出百十份來,送到了漢中府所有官員、漢中學院學生手中,而後又透過他們的手各送了幾份到他們家長手上。
他們的子弟們出息了,文章能和本府官員的文章一道登上“報紙”了!他們家的耆老也出息了,遠送朝廷大員還京這件事竟叫僉都物史和周王殿下的副使都記在心間,還為他們寫了文章!
一時間漢中府內不知多少人家擺酒慶賀,歡聲自夜達旦,幾無休止。唯宋知府家家法森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連桓僉憲的文章登上了報紙頭版頭條這麼好的訊息也不曾動搖他們的作息,平平靜靜地用一床錦被便遮過了所有慶賀的動靜。
第210章
《漢中經濟報》第一期上市,便在本地文人墨客中激起了一片讚賞:報紙版式好, 文章好, 圖畫好, 立意高……最要緊的是,從幾位天使離開漢中, 到這報紙上印出送到眾讀者手上,通不過兩三天工夫,那文章都還熱騰騰地沒傳遍親友呢。
怎麼印得這麼快, 不愧是名聞天下, 京裡翰林們都要學的宋版印法!
須知這報紙足有尋常書版兩倍大小, 其上光文章加起來便足有數千字,又有圖畫, 疊起來厚厚地一沓, 堪比得上本薄書了。換作尋常雕版匠人, 雕一天也就能刻出二百字, 這份報紙起碼要五六個匠人刻上三四天,再兩三個印刷匠印上兩三天才得, 哪裡有這般便宜省事的!
而且這字跡也和他們外頭尋匠人印的字跡不一樣, 要顏體有顏體、要歐體有歐體、要飛白有飛白、要宋體有宋體……
只恨他們沒緣法, 要是那天也寫了文章, 也託人交給教官們審稿, 豈不也能將文章印在這《漢中經濟報》上,叫滿城書生追捧了?
那些讀書人後悔之餘,便不惜尋府學裡的教官、學生, 送禮請託,想問問宋大人什麼時候還能再印報紙。
幾位教官拿人的手短,期期艾艾地求見宋大人,問他下次印報時能不能添幾篇本地才子的文章。
宋知府只看一聽便明白了他們的來意,輕笑一聲:“自然可以,但稿子必須審過,質量差的、壞我這報紙名聲的不要。你們須得知道,這報紙不光本府要看,周王殿下和桓僉憲也都要看。”
這是自然!
他們選稿時也要顧惜自己的名聲,不能叫那些劣質文章隨意上登上報紙——送再多禮也不成!他們這報紙是官家辦的,自然要秉清高之風,不能叫金錢玷汙!
宋時含笑搖了搖頭:“也不是全然不能,還是在能後進之人留個機會。可以單開闢一個專刊讀者投稿的專欄,規定字數,每期從投稿中選一兩篇好的刊登出來,也可激勵縣裡學子們作文章。”
也不必一定挑著絕精緻的文章登,若有樸實百姓、有心上進的小學生,寫些日常幹活的小技巧、本府特產、風景名勝、學習心得之類,都可以登上。
宋大人也have a dream。
當然比不了馬丁·路德·金那樣高尚的夢想。
他就想讓這份報紙辦成個能讓讀者能學到知識和生活常識,勾起讀者向學之心的綜合性大報。
他這經濟園、供料的礦山和府城裡建的紡織廠都能供許多就業崗位,從今年繳稅速度算來,百姓的確富庶許多,眼見得也願意送孩子開蒙讀書了。這些識了字的人若都有機會讀報紙,從中學到些知識,勾起對“實學”“天理”的興趣,往後就有機會來他的漢中學院讀書,學成懂科學、懂技術的人才。
哪怕人才不在他這裡幹活,走到哪兒不能把他的思想傳出去?
當年他在福建武平辦一場講學大會,蘇浙二省的才子千里迢迢往去參加;如今他在漢中辦這漢中學府,除聖上特遣人來學習,還有些得了訊息的讀書人自發從外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