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桓侍郎府上鬧得波雲詭譎,一個不出息的子弟被禁足,一個最出息的子弟被桓侍郎大半夜拎著家法親自發落,雖沒鬧出牆外,卻也著實帶累得這位閣老看奏章都比平日慢了。
桓家風雲變易,宋時心裡也連颳了兩天風暴。幸好廷對之後給新進士放兩天假,他在家寫出一篇夠五千字的謝恩表,才從被人當面求婚的震驚中恢復平靜,領著本榜三百餘名進士入朝謝恩,轉天又到孔廟行釋菜禮。
他這個狀元與榜眼馬愉、探花謝璉依例除從六品翰林修撰、從七品翰林編修,不必朝考,別的考生卻要經一回朝考才能確定是進館做庶吉士,還是到科道部院、外省任上做官。
宋時聽著考試安排,心中油然生出一股幸福感——名次考得高就是有好處!
他在福建考秀才時考到前三,就省了秋試之前的科試,可以直接下場;如今在會試裡考到前三,又能省了朝試。前前後後比人少考兩場,這是省出了多少時間和精力!
一個明天就能放長假的人,看著一群還要加班加點準備職稱考試的同事,那感覺簡直說不出的優越。
宋時帶著諸人到孔廟行過禮,回到桓凌……的那小院收拾東西準備回鄉,卻被一道聖旨召進了宮裡。
天子要親見他。
天子要看看他發明的宋氏印刷法。
宮中內監直接來傳旨,命他即刻收拾印刷用的工具,換上他的狀元袍入宮陛見。
第82章
本來宋時已授了官,覲見時就該換上從六品的青色補服進去, 不過他還沒正式到禮部報道, 也就仍然緋袍玉帶地進了宮。到宮城外便要下轎, 他從容地邁步下車,跟在太監身後緩步而行, 從容瀟灑,彷彿不是初次被天子傳喚,而是久在御前值班的老臣。
路上遇見的官員、內侍無不要多看一眼, 贊聲風神秀逸。
被傳進文華殿側殿時, 緋袍更似拖著一身日色霞輝, 映得大殿內都彷彿明亮了幾分。原本正看著窗外景緻的新泰天子也轉過頭來看了他幾眼,微微點頭:“三元及第, 果然較尋常狀元氣度更佳。”
宋時連忙稱謝, 在帶他來的首領太監引導下跪在御前, 行了叩拜大禮。
天子抬了抬手, 一旁內侍便叫他起來。侍奉御前的總管太監便代天子問道:“聖上想看看宋狀元那宋版書是如何制的,宋狀元可帶東西來了?”
自然帶了。為了讓皇上安心省事, 他連印書的紙都自帶了一卷。
他從引路內侍手裡取過油印盒、皮紙, 自信地答道:“臣這印書法是文人印法, 只消印書人能識字、會寫字即可, 陛下要看, 臣這就開啟它試給陛下看?”
天子問道:“只憑這盒子便能印書?你這印法是以何物為版?”
宋時道:“請陛下許臣開啟盒子講解。”
早有內侍搬來條案,就擺在他面前,又有人替他開啟盒子, 宋時便指著油印機上的紗網架子、玻璃調墨板、調墨刀、鐵筆一一向天子陳說用處。
在桌邊細看的總管太監不時將工具呈到御前,也在御前誇了幾句:“這麼簡單幾樣東西就能印出書來,也不動刀動鑿的,自家就能做,不須等著匠人刻上數月的木版,真是難得實用的印法。”
不愧是大鄭百年才出一位,歷朝也只出過十來位的三元,別人再造不出這東西來!
不,這不是他發明的,這是人民……外國人民的智慧。宋時並不居功,低頭默默盯著案上的油印機,左手握著輥子,在調墨板上把輥子上的油墨蹭勻。
天子含笑問道:“只用這東西蘸了墨在紙上一刷,便能印出文章來了?朕卻還是想不通薄薄一層紙怎麼就能擔當雕版之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